10 古诗三首【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理想和信念”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讲述了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掉暗堡的经过。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要点

古诗三首

2

1会写28个字,会写3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为人民服务》的第2~3自然段。默写《竹石》。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文化教育。

4能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

综合性习:奋斗的历程

机动

1运用过的方法读“阅读材料”,并以小组互动的形式交流阅读方法与阅读感受。

2搜集并交流红色诗词,制作小诗集。

3继承光荣传统,创造美好未,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语文园地

2

1能围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交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能联系读过的古诗,了解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3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朗读并背诵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10古诗三首

?教目标

1读准“劲”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4个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马诗》

?课时目标

1习《马诗》,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3以《马诗》为例,掌握习古诗的方法。

?教过程

板块一积累成语,情境导入

1师:同们的文积累都很丰富,老师这里有几个成语填空,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2课件出示成语填空题。

课件出示:

你会填吗?

一()当先 ()到成功 老()识途

千军万() 万()奔腾 快()加鞭

3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成语都和“马”有关)

4在古代,马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习一首关于马的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读课题。(板书课题:马诗)

【设计意图】选择与“马”相关的成语,用成语填空的形式导入,既紧扣诗题,又激发了生的习兴趣。

板块二初读古诗,读好节奏

1生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以下字词:

课件出示:

3教师范读,明确停顿。

(1)教师范读,生标注停顿。

(2)指名生读,交流停顿。

课件出示: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师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部分,生读后半部分,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

5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培养语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为下面理解诗句做铺垫。

板块三品读古诗,体会诗意

1默读古诗,启迪质疑。

运用以前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3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1)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课件出示大漠的图片,让生了解大漠的广阔、荒芜。

(2)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3)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课件出示钩的图片)

4品读第一、二句。

(1)赏析前两句诗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象。

师: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生展开想象)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交流。

③教师相机小结,并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沙如雪”“月似钩”的图片)

(2)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3)指导朗读。

(4)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意境。

5

文档评论(0)

钟爱书屋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认证主体韵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40JF6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