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docx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咸阳城东楼》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咸阳城东楼》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学习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结构,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个人思乡之情。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和运用。

2.诗歌情感的把握与表达。

(二)教学难点

1.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

1.课文《咸阳城东楼》的多媒体课件。

2.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咸阳城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通过展示咸城的历史图片,向学生介绍咸阳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让学生对咸阳城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接着,通过讲述咸阳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许浑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简要介绍许浑的生平,包括他的籍贯、字号以及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然后,结合唐宣宗大中三年的社会背景,讲述许浑创作《咸阳城东楼》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时代背景。

3.诗歌朗读与初步感受

引导学生朗读《咸阳城楼》,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朗读,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打下基础。

4.诗歌主题与情感基调探讨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让学生思考“一上高楼万里愁”中“愁”字所蕴含的情感,并讨论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个人思乡之情。

5.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初探

结合诗歌中的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讨论这两句诗中的自然景象如何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照,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新课呈现

1.诗歌朗读与韵律体验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朗读这首诗。请大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在朗读时,我们可以将“一上高楼万里愁”中的“一上”和“万里”读得稍慢,以突出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深沉情感。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尝试用不同的语调来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逐句解析与生字生词释义

我们将逐句解析这首诗,同时解释其中的生字生词。例如,“蒹葭”指的是一种水边的植物,而“杨柳似汀洲”则通过比喻,描绘了咸阳城外的景色。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在诗中的含义和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

3.意象分析与情感体验

在理解了字词之后,我们要深入探讨诗中的意象。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中的“溪云”和“日沉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如何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4.情景交融手法的探讨

我们要重点讨论许浑在这首诗中运用的情景交融手法。例如,“山雨欲来风满楼”不仅描绘了即将来临的山雨,也反映了诗人对唐王朝动荡不安的担忧。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这种手法的理解,以及它是如何增强诗歌表现力的。

(三)深入探究

1.诗歌情感的挖掘

(1)引导学生回顾“一上高楼万里愁”这句诗,让学生描述登高望远时可能产生的情感体验。

(2)分析“愁”字在诗歌中的作用,如何贯穿全诗,体现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愁”字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解,加深对诗歌情感层次的认识。

2.意象与象征的分析

(1)选取“蒹葭杨柳似汀洲”等意象,探讨它们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照。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诗人在不同意象前的情感流露,体验诗人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象如何与诗人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3.诗歌结构与节奏的把握

(1)分析诗歌的七律结构,讨论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通过朗读练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其对情感表达的加强效果。

(3)让学生尝试创作短诗,运用类似的节奏和韵律,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1)讲解“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的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分析其在增强语言表现力方面的作用。

(2)让学生找出诗中的其他修辞手法,并讨论它们如何帮助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3)设计修辞手法的练习,让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诗歌主题的深化理解

(1)结合时代背景,讨论《咸阳城东楼》所反映的唐代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

(2)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中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3)鼓励学生

文档评论(0)

187****0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