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_1.pdf

2024年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_1.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

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

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

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属性模型。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

象认识连续现象,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数列。

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中,采用了:1。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

方法;2。倒叙相加求和。不仅得出来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且对以后推导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一定的启发,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学习极限、微积分的基础,与数学课程的其他内容(函

数、三角、不等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和。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

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难点:获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学过程分为问题呈现阶段、探索与发现阶段、应用知识阶段。

探索与发现公式推导的思路是教学的重点。如果直接介绍“倒叙相加”求和,

无疑就像波利亚所说的“帽子里跳出来的兔子”。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驱动、

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方法。

应用公式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公式,可采用设计变式题

的教学手段,通过“选择公式”,“变用公式”,“知三求二”三个层次来促进

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

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

发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

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1、问题呈现阶段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

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

少宝石吗?

设计意图:

(1)、源于历史,富有人文气息。

(2)、承上启下,探讨高斯算法。

2、探究发现阶段

(1)、学生叙述高斯首尾配对的方法(学生对高斯的算法是熟悉的,知道

采用首尾配对的方法来求和,但是他们对这种方法的认识可能处于模仿、记忆的

阶段。)

(2)、为了促进学生对这种算法的进一步理解,设计了下面的问题。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共有多少颗宝石?(这是奇数个项和的

问题,不能简单模仿偶数个项求和的方法,需要把中间项11看成是首、尾两项

1和21的等差中项。

通过前后比较得出认识:高斯“首尾配对”的算法还得分奇数、偶数个项的

情况求和。

(3)、进而提出有无简单的方法。

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引导学生使用熟悉的几何方法:把“全等三角形”

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

获得算法:S21=21(1+21)/2

设计意图:

几何直观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因此,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

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到了直观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因此在教

学中,要鼓励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考,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从而渗

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问题2:求1到n的正整数之和。即Sn=1+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