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语言实际运用之连贯
教案设计
主备:刘丽娟 审定:郭传启 蒋亚峰 王志国
时间:2012年 月 日 郓城一中2010级 部 使用者:
教 语句连贯题属于高考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内容,从1990至今,高考年年有考题,2012新课标卷仍然考查此种题型。它对传统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常有突
学
破,每年都有一些新创意在这类题中出现,题型也年年有变。对此类题的高考命题,不仅
分 会突出内容的广泛性、命题的现实性,还兼顾到考查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性。考生解题要想游刃有余,就需要深入的体悟,严格的训练。
析 课时安排:四课时
学 知识、能力 1、掌握语句连贯的相关知识。
习 过程、方法 2、探析解题的基本规律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对语言连贯题的规律探究,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探析语言连贯的解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规律及方法。
讲授法:简单讲解考纲的要求和命题形式。
教法学法2.问答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解决重难点问题。3.讲练结合法: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资源 多媒体幻灯片、相关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示例一:语言连贯的考查,近几年中考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且是选择题的压轴题。语言连贯是说话
和写文章的基本要求。许多同学做这类题目时,只是跟着感觉走,出错率自然就很高,其实做语言表达题是
导
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做题来寻找规律。
入
示例二:语言表达不仅是高考中的必考题目,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是一个人思维品质的
完美体现。本节课重点探究语言表达连贯这一考点。
个人导入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修改与反思
一、考点要求
二、主要题型
三、连贯概念
四、解题原则
(一)话题前后一致
【简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做到语言连贯的重要因素。
从给定的语境上看,这道题的陈述对象(主语)是“小明”,要找到衔接恰当的语句,必须把握这一特点。A、D两项的陈述对象与题干显然不一致,题干中的“小明”,在此已转换成了“妈妈”;C项干扰性最大,因为在该项中,前半句与前文的陈述对象保持了一致,而后半句则变成了“妈妈”了。B项中的陈述对象仍是“小明”,承前省略,用“让妈妈给找到了”这一兼语,顺畅地连接了用“拽”、“送到”这两个用法上表示受事的词语组成的连动句,陈述对象始终一致。
语言的连贯,既涉及形式问题,如:句序、句式、句子的衔接呼应等,也涉及内容上的问题,即上下句的意思要吻合,事情要合理,语境氛围要一致。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一是句序排列型。其考查的形式是,给定一组句子,要求将它们排列成语意连贯,语气顺畅的语段。
二是句子衔接型。其考查的形式是,提供一段文字,在它的开头或者中间,或者结尾空缺一句,然后提供四个选项,从中选择一项填入空白处。
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一)话题前后一致
(二)句式结构一致
(三)语境保持一致
(四)保持合理句序
(五)关联词语一致
(六)提承照应一致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的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练习1:填到横线与上下文衔接最佳的一项是( B )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了他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个人修改和反思
2
练习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
【简析】整个文段要描述的是南天门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景象,因此,陈述对象自然是南天门了。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既然上文谈的是“门”,那么,下文只有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以“门”起首的句子才能与之衔接,因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此,可先排除A、C两项。剩下的B、D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两项,究竟选哪项才恰当呢?只要看看文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末的内容就不难选择了。既然文末写的是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对联内容,那么,上文只有以“对联一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副”作结才能与之衔接。这样,B项就当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然成为正确答案了。 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练习3、练习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