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解析版).docx

【生物】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练习用时60分钟。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动物细胞置于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下列物质或结构会出现32P的是()

A.内质网 B.脂肪 C.核糖 D.甘氨酸

【答案】A

【分析】动物细胞吸收的磷酸盐用于合成含有P的物质或结构,因此用含32P的磷酸盐的营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含有P的物质或结构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详解】A、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有蛋白质和磷脂,磷脂中含有P,因此可能会出现32P,A正确;

B、脂肪的元素组成为C、H、O,不含有P元素,因此不可能含有32P,B错误;

C、核糖属于糖类,元素组成为C、H、O,不含有P元素,因此不可能含有32P,C错误;

D、甘氨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不含有P元素,因此不可能含有32P,D错误。

故选A。

2.如下图是ATP分子的结构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

B.许多放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

C.②③脱离后,ATP剩下的部分可用于组成RNA

D.③脱离ATP后,挟能量可使载体蛋白等分子磷酸化

【答案】B

【分析】ATP中文名称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A-P~P~P,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神经传导、细胞分裂、主动运输等。合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可以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细胞内ATP含量很少,ATP与ADP的转化十分迅速。ADP水解得一个磷酸分子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后者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详解】A、ATP中文名称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A-P~P~P,A正确;

B、许多放能反应与ATP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B错误;

C、②③(磷酸基团)脱离后,ATP剩下的部分可用于组成RNA,AMP即核糖核苷酸,C正确;

D、③(磷酸基团)脱离ATP后,挟能量可使载体蛋白等分子磷酸化,使得蛋白质能发挥相应作用,D正确。

故选B。

3.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多巴胺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

D.可卡因阻碍多巴胺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抑制

【答案】D

【分析】多巴胺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即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钠离子通道蛋白打开,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发挥完作用后,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毒品可卡因通过和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降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回收速率,达到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的作用。

【详解】A、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中,A正确;

B、多巴胺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原因是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

C、图中,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C正确;

D、图中,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后,多巴胺的转运速率明显减小,说明可卡因阻碍了多巴胺回收到突触小体,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多使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D错误。

故选D。

4.如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m、n、p、q均能对抗原进行识别

B.n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其他细胞

C.p为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

D.a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产生更多浆细胞

【答案】C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详解】A、m为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q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B、m为抗原呈递细胞,n为辅助性T细胞,B错误;

C、p为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C正确;

D、q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分裂、分化,D错误。

故选C。

5.下列过程可以“双向”进行的有()

①染色体、染色质的形态转换

②遗传信息在RNA、蛋白质间的传递

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④狼和兔之间的信息传递

⑤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物质供应关系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B

【分析】染色质和染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源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业 各类复习资料 各类考试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