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村】井塘古村.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寻访古村】井塘古村

现代都市,很难有古村的存在了。而常州,却在高楼林立的闹市中央,还有一处叫古村的地方。其实,常州古村只是个地名而已,并不是古代村落的意思,更不能与皖南西递、宏村同日而语,它不过是江南城市中的一条普通弄堂,在清代称“十八家村”。

古村早已失去昔日的模样。鳞次栉比的深宅大院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慢慢消失,连片的马头墙已换成了高矗的“火柴盒”,仅存的几栋明清建筑也在改造声浪中奄奄一息,只有天井巷北口那口天井,好像还在默默诉说昨天的一切。

可我,每每经过这里,心中还是有种敬畏的感觉。不仅是因为常州经过宋末那次元兵屠城之劫难,州人在此留住了根,更可贵的是感到邑人一种精神在延续。

唐宋时期的常州,为江南大郡。所辖晋陵、武进、无锡、江阴先后列为华夏少数的望县,而常郡则列为全国“十望”之一。为此,唐代大历年间常州刺史的独孤及发出“江东之州,常州为大”的感叹。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改变了常州的命运。

公元1274年,宋度宗赵礻基去世,4岁的儿子赵显继位,太皇太后垂帘问政。这时,元世祖忽必烈命丞相伯颜为统帅,率军20万进攻南宋。不久,元兵紧逼江东,建康(南京)、京口(镇江)、常州、江阴相继沦陷。时任常州知州的赵汝鉴是个贪生之徒,元兵未达而置郡城百姓生死不顾,早早弃城而逃。

如果说此时的宋朝官兵已是不堪一击,官府之中又不乏卑躬屈膝之徒,那么,由知州姚訔、水军统帅张世杰等人组织的两万义军和数千宋兵却英勇奋战,在百姓的配合下,还一度收复了常州。

后来的战争是严酷的。伯颜调动数10万大军日夜强攻常州,常州军民整整坚守了半年之久(也有说50余天)。宋末有诗这样描绘当时的情景:

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

骷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

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

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

可见常州城内曾有的惨烈。连护国寺的五百僧侣在方丈万安、莫谦之的带领下,参加义军,英勇抗敌,后来全部壮烈牺牲。人们将战死僧人的袈裟收集起来,建起了塔,以告慰英灵。

据说,万安和尚在出征时留下这样一句话。“时危聊作将,时定复为僧。”遗憾,万安、莫谦之没待到时定国安的那一天,也没有实现“定复为僧”的愿望,他们永远沉睡在郡城的黄土下,人们只是为他们留下一座并不高大的石塔——袈裟塔,现在已迁移在红梅公园的笔架山下。

在常州保卫战中,州人不能忘记这样一批将士与官吏,他们是宋丞相文天祥委以主将的尹玉、麻士龙,常州守将王安节、刘师勇,知州姚訔,武进县令包圭等。这些民族精英之士在大敌面前表现出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的的英雄气慨。

当常州守军殊死血战之时,尹玉、麻士龙二将率兵从平江(苏州)进援常州,并在五牧、虞桥一带与数以倍计的元兵激战,最后数千援兵全部殉难。当地百姓将宋兵尸骨埋葬成堆,武进洛阳至今还留下“骨成墩”的名字。到了明代,地方先哲薛方山在五牧又建起了“尹麻二忠祠”。

殊不知,数千将士为了这座城市,壮志未酬,英魂不散。

城破后的州城是悲壮的,也是血腥的,两万义军、数千宋兵与城内百姓抗击数10万敌军,最后大部战死。连伯颜也连称,常州“纸城铁人”。

常州经历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屠城,城内血流成河,四处横尸遍野,“江东之州,常州为大”的城邑,最后只剩下十八户人家,聚居在漕河之北的一块故土上。这就是古村。

再说那位时称“双刀王”的守将王安节,城破时挥舞双刀率兵奋勇杀敌,最后臂伤股刺,难以站立,仍屈跪双腿决一死战。伯颜爱其忠勇,劝其投降,王安节大呼:“我为王坚(抗元功臣)之子,岂有降元之理。”遂被杀害。邑人后来将其葬在了西水关附近,里人把这里称作“王守沿”。王安节殉难后被谥为王忠荩公,而王忠荩公墓就葬于此地,墓旁原建有四间祠屋,直到旧城改造时被拆除。其四世孙王伯屿从江西临川来常守坟,再也没有离开常州,从此,古城又多了一处叫“临川里”的地名。

1276年,文天祥在被押送北上途经常州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常州宋雎阳郡也,北兵愤其坚守,杀戮无遗种,死者皆忠义之鬼,哀哉。”并赋诗:

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

壮哉雎阳守,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

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往事已越700年,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几个在团市委工作时曾住在双桂坊的少年之家数年,那时,只知道周边有几座牌坊,墙上留下几块残碑,院内老树已经枯死,所住老屋也是摇摇欲坠。拆除时才知,这里正是明代为纪念那场战争中死难将士而建的忠义祠。原来,我们是同忠烈为伴,同英灵为伍。

古村留下的不仅是那段历史,这里有明代园林、清代宅院,还有民国初年的洋楼等。也许是古村的存在,才留住了郡城后来的文明。

地方志上这样记载。宋代熙宁年间,郡城户数达9万余,加上客户突破13万。到元代,城内仅有5800余户,人口仅为2.7万余,可见这场战争对郡城的影响。到明代淳熙年间,主

文档评论(0)

187****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3054242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