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课堂让知识自然地生长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课堂让知识自然地生长

摘要:“真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生命的成长。合适的情境、真实的讨论、充分的展示、精彩的讲评、即时的评价等都是“真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真课堂”可以让新知在恰当的时间点上合理地联结进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中,然后合符逻辑地发展和延伸。

关键词:创造教育真实课堂知识生长

我认为“真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学”营造氛围、搭建平台、适时指导。合适的情境、真实的讨论、充分的展示、精彩的讲评、即时的评价等都是“真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现结合我在本校开的一节公开课《小数的加减法》具体谈一下我的做法。

真课堂需要合适的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新知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教学时,向同学们提出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还可以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案例:《小数的加减法》情境创设

小明买了一个讲义夹4.75元,小丽买了一个笔记本3.4元,小芳买了一支水彩笔2.65元。

师:你能设计一些可以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问题提出后,许多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下面摘录了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

生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生2:小丽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生3:小明、小丽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生4:小明比小丽多用了多少元?

生5:小丽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

生6:小明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

生7激动的说:我还能设计出很多的问题!(听课的师生都笑了,我也笑了。)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问题情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他们争着说,抢着说,这难道不比我们直接提出问题要好的多吗?所以,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课堂上学生能提出的问题,教师绝对不要直接给出。只有孩子们自己主动提出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他们就会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热情去探究和解决它。作为教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真课堂需要真实的讨论。

分小组讨论,在实际教学中多数都流于形式。真实的讨论必须在充满活力而和谐的小组中进行,通过学生教学生,先进带后进,相互合作,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另外,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还需要真正的融入小组,并且要适时地加以指导。

教学案例:《小数的加减法》教学片段(解决生1提出的问题)

问题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师:你能列出横式吗?

生甲:4.75+3.4=

师:同学们打算怎样计算?

生乙:可以类比整数的加减法,列竖式去计算。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自主学习单上列出竖式,然后算出结果。

(大约1分钟左右的时间后,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结果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同学们看。)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到底哪种结果是正确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等会我们请部分小组上台汇报一下!

(教师这时走进小组,遇到有困难的小组进行适当的指导,发现小组中的亮点及时的进行肯定和表扬。大约两分钟后,选择典型的小组上台进行汇报。)

小组1:我们是把单位全部化成分,那么就把小数的加法转换成了整数的加法,而整数的加法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我们采用的是转化的数学思想,把不会的问题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问题。最后我们得到的结果是8.15元。

小组2:我们是类比整数的加法,可以把末尾对齐,这样我们得到的结果是5.09元。

小组3:我们认为单位相同的才能相加,所以应该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十分位和十分位相加,百分位和百分位相加。这样我们得到的结果也是8.15元。

小组4:我们通过估算的方法可以判断出5.09元这个结果是错的。

通过四个小组的汇报,同学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得到了正确的结果。教师这时再适当的加以总结,形成固定的解题方法和模式。

通过分组讨论,同学们顺利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成功的得出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课后,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不要总是担心学生发现不了知识,只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平台,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们总会发挥出他们的个人才能和集体智慧成功的发现新的知识。

小组讨论的几点反思:

小组划分均衡,组内分工明确。我在小组讨论上作如下分工,即:“分派角色,适时轮换,任务分割,结果整合”。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明确个人的责任。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小组配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在讨论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