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pdf

202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一、材料选择。

文体选择上传论兼顾。本题材料为组合文本,由三段文言文组合

而成,材料一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魏世家》,材料二节选自司马迁《史

记•留侯世家》,材料三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前两则为史传作品,

第三则为史论作品。材料一讲述魏文侯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

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

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从文本立意上看均体现了崇仁尚的价值

观,既能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核心,有符合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文化

自信的命题导向。从篇幅上看传论相当,从内容上看,论传有密切的

关联性,议论与史实交相印证。所述史实清晰晓畅,所议事理简易明

了,语言典雅规范,与高中语文教材历史类作品的入选标准一致。从

考生学习经验上来看,《屈原列传》的评传结合,《过秦论》《五代史・

伶官传序》的叙议结合,都会大大削弱考生阅读的陌生感。此外选文

涉及文言知识点全面、平易,契合高中文言文教学重点。

二、题目分析。

文言文阅读题型设计和分值设定相对稳定,未出现较大变化。10

题延续了前两年新课标卷对于断句知识的考查方式,主要考察考生结

合语境、运用语法分析法及相关文言知识准确理解句意的能力。就此

题具体来讲,“魏君贤人是”,主语为“魏君”,“贤人是”是

以“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此片段译为“魏君遇贤人”;“国

人称仁”译为“国人称赞他仁德”,“上下和合”译为“卫国上下齐

心”,两个语言片段都相对完整,而“未可图也”是结论,译为“(魏

国)不可以图谋(攻伐)啊”,呼应上文“秦尝欲伐魏”。

11题题型也延续前两年的教考衔接,涉及实词含义和古代文化

常识的记忆、理解两各方面的重点知识和能力。打通了课外文言选文

与初高中所学文言文、常见成语中涉及相关知识,借以强化考生对知

识的比较、迁移与运用。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o新婚燕尔中的“燕”

同“宴”,是“安乐”的意思。这在《诗经•卫风•氓》中学过,且“宴

尔新昏(婚)”恰好出自该篇拓展阅读篇目《诗经•郸风•谷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D选项对《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的

“式”的比较迁移,是对材料一“过其闾,未尝不轼也”一句中“轼”

字的有效提示,如果考生能对初中所学知识有牢靠的掌握,可谓拿到

了读懂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一通百通的钥匙。当然12题A选项也对“过

其闾,未尝不轼也”的理解是有益的辅助,可见充分、灵活利用题干

信息始终是阅读文本的有效路径。(下图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

级上《周亚夫军细柳》一文的注释。)

12题依然考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其中C选项重在分析汉

高祖打消另立太子念头的原因。按选项分析,原因有二:其一,四位

贤人表示太子仁孝爱士;其二,四人本是留侯亲自招来的,后者意在

表明留侯在高祖心中的分量和对其决定的影响力。根据文意“竟不易

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一句之议论乃语段之小结也,译为

“高皇帝最终没废掉太子,就是因为张良出主意请来了这四个人的缘

故。”其语义重心在“此四人之力也”;此外,四人并非留候亲自招

来的。可见,c项所述错误。

13题对文言知识的考察可谓密集,而每个知识点几乎均能在教

材中找到印证,其教考衔接,奖励教教材、学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用心

可谓良苦也。具体说来,第一句中动词“求”,见选必中《苏武传》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可译为“访求”“探访寻求”;动词“游”

见必修下《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可

译为“交往”。至于“辟”通“避”与“逃”构成同义复词,“何自”

相当于“何以”解释为“因何”,根据文意十分容易推断出来。第二

句“却军还众”对称结构明显,合并同意项即可;“贤干木之操,高

魏文之”中的“贤”和“高”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推崇、

钦佩”和“赞赏、欣赏”其句子结构与《苏武传》中“单于壮其节”

相似,可做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而整个句子“却军还众,不犯魏境

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也”,则是典型的表因果的“•.者,……

也”句式,《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同类是也。

14题,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

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