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废气收集设施”生产安全事故的
5个典型案例分析
一、“废气吸收法处理”典型案例
案例一:宁波余姚市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废气吸收塔发生中毒较
大事故
企业主要从事铝件表面处理,工艺中产生含氮氧化物、硫酸、硝酸
的“酸雾”,设计初原定需经过五级“酸雾”喷淋吸收塔进行碱液(氢
氧化钠溶液)喷淋吸收处置后排放。企业认为使用氢氧化钠喷淋的原
工艺在去除酸雾中氮氧化物的效果不够好,随后改变了投加的药剂种
类,在五级吸收塔内添加硫化钠。
2022年4月17日上午8时10分许,企业操作工将本应在第五级
吸收塔循环水槽使用的硫化钠,错误投进第一级吸收塔循环水槽,导
致硫化钠与水槽中的酸性液体反应释放出硫化氢气体,令操作工中毒
晕倒。随后另外五名员工先后在施救中中毒,导致事故扩大。
后果: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操作人员错误投加物料,导致硫化钠与酸性液体反应
释放
间接原因:企业擅自改变废气处理工艺,增投硫化钠处理氮氧化
物等。出硫化氢气体,致人中毒;后续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安全风
险辨识管控不到位:企业未按照《浙江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未准确辨识
尾气处理工艺使用硫化钠存在的安全风险,未落实有效风险管控措
施。
企业无安全操作规程:企业未针对吸收塔的投料、处置过程制定
安全操作规程,员工投料操作随意性大,误将硫化钠投入第一级加药
槽(含强酸性液体),产生大量高浓硫化氢气体,引起中毒。
安全培训严重不足:事发生产线作业人员大部分入职时间在2个
月以内,企业未组织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对岗位操作安全风险
不清楚、对吸收塔可能存在的中毒风险不了解。其他人员盲目施救导
致事故伤亡扩大。
对应的防范措施
1.企业应按照《浙江省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指南
(试行)》等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不得采用国家和
当地明令淘汰的工艺、装备和禁用的物料。使用硫化钠处理酸性尾气
的,要立即停用,积极开展废气处理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降低安全风险;
建立健全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企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要求,严格落实
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
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3.企业应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要求,加强员工安
全教育和培训,严格落实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4.企业应对“新、改、扩”污染防治设施同步落实安全风险
评估,强化企业安全环保一体化管控,确保污染防治设施
安全生产。
案例二:云南曲靖市某新材料生产企业废气吸收塔爆炸一般事故
企业主要从事纳米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亚
硝气(NOx),七级填料吸收塔的原定吸收介质为脱盐水。因企业认为调
试运行以来NOx的脱除效果不好,在未经物料平衡计算及专家论证通
过的情况下,擅自将5号、6号吸收塔吸收介质由脱盐水改为脱盐水
和氨水(20%左右)。该工艺调整后,5号、6号吸收塔内会生成化学性
质极不稳定的亚硝酸铵等。
2021年1月20日9点58分,中控操作人员徐某发现尾气第五吸
收塔温度突然上升,与同岗位操作人员丁某分工按常规处置方法进行
应急处置:先通过中控操作系统停止了化铁的循环;10点05分塔温快
速上升到52°C,丁某打开了尾气第六吸收塔泄压调节阀并通知现场
岗位操作人员董某按往常操作先停尾气稀释风机再停鼓风机,同时通
知桂某前往尾气第五吸收塔补充氨水进行降温处置;10点08分许,第
五吸收塔温度上升至72°C、压力上升到160kPa,并引发塔体解体,
巨大冲击波传至中控室。
事故共造成12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9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33.1万元。
直接原因:尾气第五吸收塔内温度过高引起亚硝酸铵、硝酸铵快
速分解,导致吸收塔内压力远超设计,造成塔体撕裂爆炸。
间接原因:(1)企业擅自变更废气处理工艺;第五吸收塔吸收介质
与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不符,工艺、物料及设施设计发
生变更后未作安全风险辨识,未组织重新论证。(2)企业安全生产主
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缺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
全。(3)企业违反劳动法规组织生产,尾气吸收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