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复习课.docx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复习课.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第16课时平行四边形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一个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了解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现自身价值,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相关概念及性质,学会它们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能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

二、牛刀小试

学生做后,小组交流,教师点评升华

1、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

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

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

A.4.8B.5C.6D.7.2

解析:如图,连接OP,过点P分别作PE⊥AC于点E,PF⊥BD于

点F.由勾股定理得AC=BD=10,∴OA=OD=5.

∵S△AOD=S矩形ABCD=12,

S△AOD=S△AOP+S△DOP

=×OA×PE+×OD×PF=OA·(PE+PF)=12,

∴PE+PF=4.8.

乘胜追击

学生做后,小组交流,教师点评升华

2、如图,菱形ABCD的面积为120cm2,正方形AECF的面积为

50cm2,则菱形的边长为cm.

解析:如图,连接AC,BD相交于点O.

∵正方形AECF的面积为50cm2,∴AE2=EC2=50.

在Rt△AEC中,∵AE2+EC2=AC2,∴AC=10.

∵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且OA=0.5AC=5,OB=0.5BD,

∴S菱形ABCD=0.5AC×BD=120,∴BD=24,OB=12BD=12.

∵AC⊥BD,∴在Rt△AOB中,AB2=AO2+BO2=52+122=132.

AB=13

开花结果

学生做后,小组交流,教师点评升华

3、如图,面积为24的正方形ABCD中,有一个小正方形EFGH,其中点E、

F、G分别在AB、BC、FD上.若BF=,则小正方

形的周长为()

五、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教学反思

学生对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掌握情况很好,望多加复习巩固,做到熟练会用.

课后作业

如图1,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AC=16,BD=12,现有两动点M、N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M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点N沿折线C-D-A向终点A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s).

(1)填空:AB=_________;S菱形ABCD=__________

(2)运动过程中,若点M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N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连接AN、MN,

记△AMN与△AOB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当点N运动到与直线AC的距离为1.8时,求S的值;

(3)运动过程中,若点M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Ⅳ的速度为每秒a个单位(其中),当x=6时在平面内存在点E使得以A、M、N、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值.

文档评论(0)

祝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