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文悦读(第146期).docxVIP

高一美文悦读(第146期).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美文悦读

高一美文悦读

第146期

提篮看春光

提篮看春光

(一)《春在溪头荠菜花》

2020,爱你爱你,一个多么浪漫的年份。可天有不测风云,伴随新年的钟声,新冠病毒突然来袭,叫人猝不及防。我们既然不能上前线冲锋陷阵,那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就是最大的贡献。时间久了,难免闲得无聊。这段时间大家在网上晒各种美食,有做蛋糕的,有做包子的,还有做团子的。妻子看到群里都在晒吃晒喝,说想做几个团子,问我用什么做馅?“地米菜。”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江汉平原一带,有正月里吃团子的习俗。“团子”这名字一听,就很符合新年的气氛,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其实,团子也可用红糖、豆沙,或者香干、榨菜、腊肉做馅,但前者过甜,后者又觉得不合味口,更何况这些食材又太容易得到。而地米菜就不同了,在寻找、挑取的过程中,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乐趣,仪式感更强,吃起来味儿自然不一样了。

荠菜,俗称地米菜,虽然其貌不扬,却深受人们的喜爱。它萌于严冬,茂于早春,被喻为春天的使者,是开春的第一野菜,正应了辛弃疾那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用地米菜做馅包春卷、饺子、团子,或者与茼蒿一起做粉蒸肉,都是不错的选择。

“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的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这段文字你还记得吗?它出自中学课本中张洁的《挖荠菜》。尽管树上还没有绽开的花朵,尽管灰蒙蒙的天空也没有蓝天白云,但是,光秃秃的枯枝上麻雀吱吱喳喳的叫声,还是有的。我没有张洁小时候那么夸张,可从憋久了的屋子里冲出来,心情豁然开朗。虽然上了年纪,我依然是有“啊,我亲爱的地米菜”这种雀跃!我们来到水渠边的一块豌豆地里,开始了杂草丛里的寻寻觅觅。

我们这一辈人小时候都挑过猪草,认识很多的野菜,地米菜、刺芥、艾蒿、婆婆指甲等等,一眼就能认出来。地米菜有多种颜色,深绿、翠绿、紫色、暗红色,不一而足。它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改变颜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不过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稍老都会开出白花,你也就可以找到它的家族了。地米菜外形多呈锯齿状,叶尖细,多叶枝散开,底部略宽,且紧紧地葡匐着地面,倘使你用镰刀直接一挥,地米菜会全部散架成一片片叶子。因此,你必须从根部将镰刀尖探入泥中,挑断它的主根,然后用手轻轻拎起,一株完整的地米菜就到手了。这,就叫挑地米菜。宋·刘克庄诗云:“旋遣厨人挑荠菜,虚劳座客颂椒花。”

虽然已是雨水节气,但天气乍暖还寒,前几天还下了一场雪,越冬的作物都还没有返青,加上豌豆本来长得不好,野草却是很丰茂,大有“欲与豌豆试比高”的架式。要在荒草之中寻到地米菜,还真不是一件易事。不过也有惊喜,我们意外地收获了几窝野韭菜!野韭菜做佐料堪称一绝,它特殊的香味,是葱姜蒜望尘莫及的。

地米菜吃的是个鲜嫩,你得俯下身子,仔细地寻找。看着绿中带点红褐色的菜,不要怀疑它老了,只要中间还没有冒出长长的花茎,它就还是一株幼苗,只不过饱受风霜雨雪的磨砺,使它显得更老成一些罢了。忙活了半天,几株地米菜连篮子底都没有垫满,妻子笑着说不好找,我也苦笑着推开双手,无可奈何。

顺着这条水渠往西走,我在一块长势不好的麦地里发现了不少地米菜的身影,麦子东一窝,西一窝,像癞子的头发,稀稀拉拉。终于看到柳暗花明,发现一棵就不愁几棵,这是妻子总结的经验。她姊妹多,很小的时候,她稚嫩的肩膀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顺着田沟的边边,一株株的地米菜,像巨大的手掌在地面摊开,恣肆挥洒,确是招人喜爱。轻轻地捋起地米菜的叶子,拿镰刀尖照根部挑起,抖落上面的泥土,地米菜轻盈地跳进了篮子里。我们小心翼翼地,找空白处站稳,不忍践踏别人的麦苗,双手不停地挑菜。这块地麦子长得不怎么样,地米菜可真多,散落间相距不远,一棵棵不离不弃,蹲下来几乎不用转身,就能挑很多。苏东坡“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羮”是再好不过的应景写照。

拎着半篮子的战利品回到家,将地米菜去除黄叶、须根,清水洗净,留下一部分做蒸菜,一部分倒入锅里焯一下水,捞起来用水一冲,地米菜立马从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乞丐,变成了秀色可餐的邻家妹子。将地米菜稍稍挤去水分,切碎;同样的,莲藕、野韭菜剁碎,加上少许佐料,顺时针拌匀备用。接下来将事先磨好的大米粉放锅里焙炒,待米粉炒至六成熟,发出香味后,盛进容器里,倒入滚沸的开水,依口味加盐拌匀,快速揉捏,跟和面一样,起融越好。紧接着取一小团捏成窝状,放入馅料快速捏拢。整个过程必须一气呵成,冷了就包不住了。最后放进笼里蒸约一个半钟头,香喷喷的米团子便大功告成。

从田头到餐桌,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需要几个小时付出,这其中的乐趣,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捧着热气

文档评论(0)

专著高品质文档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著一线前线十一年老教育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