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一)(含解析)
一、选择题
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
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
代了分封制,故C项正确;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
排除。B项弄反了,应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错误。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但近年
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根据古代“事死如事
生”的原则,可知
A.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
B.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
C.《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
D.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反映了刘
贺尊崇儒学礼仪教化,并非“行昏乱”,故D项符合题意。A项,出土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
值,但并非唯一价值,排除。B项,题干中刘贺墓出土文物并非补充印证《汉书》记载,排除。
C项,题干说明《汉书》记载并非完全符合史实,排除。
-1-
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
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
也陆续传到中国”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丝绸
之路推动沿线经济发展,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
性,与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无关,B选项排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符合史实,C选
项排除。
【点睛】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延伸
至洛阳)。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4.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限制势家与孤寒竞进”,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
全凭经义、诗赋和策论取士,个人的知识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占了主导地位。由此可知,宋代
科举
A.提高基层官员地位
B.提升用人取士信度
C.推动词曲文学发展
D.引领科学研究风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可知宋代科举注重取士信度,B选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提及基层官员的地位变化,A选项排除;题干中主要阐述宋代科举用人
的标准尺度,而非其影响,C选项排除;宋代科举不涉及科学研究,D选项排除。
-2-
5.鸦片战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且
英军只擅长海战不会陆战,预料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种认识根源于
A.对英贸易的优势
B.八旗军队强悍
C.闭关自守的国策
D.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直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
不了解世界形势,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鸦片战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
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体现的是清政府夜郎自大的观念,不是这种认识的根源,
A选项排除;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八旗军队已经懒散成风,战斗力极低,B选项排除;世界
市场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选项排除。
6.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
之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