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橡胶配方硫磺
\o点击查看原图硫磺
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黄色脆性\o结晶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为32.06,蒸汽压是0.13kPa,\o闪点闪点为207℃,\o熔点熔点为119℃,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水=1)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o乙醇乙醇、\o醚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为易燃固体,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o农药农药、火柴、\o火药火药、橡胶、人造丝等。
目录[隐藏]
1基本资料
2毒性
3应急处理
4工业用途
5其它用途
6中药化学成分
7中药化学鉴定
8考证
9其它介绍
10资源分布
11炮制方法
12药材鉴定
13相关词条
14参考资料
15参考资料
硫磺-基本资料
????
【药名】:硫磺
【拼音】:LIUHUANG
【英文名】:Sulphur
【化学式】:S
\o点击查看原图硫磺
【简单描述】:元素符号S,原子序数16,\o原子量原子量32.06,外围电子排布3S23p4,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主要氧化数-2、0、+2、+4、+6。原子共价半径104皮米,离子半径S-2184皮米,S+630皮米,第一电离能1000kJ/mol,电负性2.5。单质硫俗称硫磺。黄色\o晶体晶体。有多种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又叫菱形硫或α-硫,在95.5℃以下最稳定,密度2.1g/cm3,熔点112.8℃,沸点445℃,质脆,不易传热导电,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单斜硫又称β-硫,在95.5°以上时稳定,\o密度密度1.96g/cm3;弹性硫又称γ-硫是无定形的,不稳定,易转变为α-硫。斜方硫和单斜硫都是由S8环状分子组成,液态时为链状分子组成,蒸气中有S8、S4、S2等分子,1000℃以上时蒸气由S2组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氧、氢、\o卤素卤素(除碘
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无毒。”③\o《别录》《别录》:“大热,有毒。”④《药性论》:“味甘,有大毒。”
入肾、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命门经。”②\o《本草经疏》《本草经疏》:“入手厥阴经。”③《玉揪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l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磨汁涂。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
【药物配伍】:《药对》:“曾青为之使,畏细辛、飞廉、朴硝、铁、醋。”配\o白矾白矾,杀虫止痒;配\o半夏半夏,壮阳通便。
硫磺-中药化学成分
????
纯品主要含硫,并含\o碲碲与\o硒硒。商品中有杂质。主含\o单质硫单质硫S8,尚含少量钙、铁、铝、镁和微量硒、碲等元素,常有粘土和有机质混入。人工制品较纯。
硫磺-中药化学鉴定
????
(1)本品燃烧时易熔融,火焰为蓝色,并有二氧化硫刺激性臭气产生,此气体能使蘸有\o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褪色。(2)本品研成细粉,取0.1g置烧杯中,加亚硫酸钠约0.1g、水10ml煮沸5min滤过,取滤液2滴置试管中,加\o硝酸银硝酸银试液3滴,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经黄而棕最后变为黑色。
硫磺-考证
????
出自\o《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海药本草》:“按《广州记》云,生昆仑日脚下,颗粒莹净,无夹石者良。蜀中雅州亦出,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o《本草图经》《本草图经》:“石硫黄,赤色者名石亭脂,青色者名冬结石,半白半黑名神惊石,并不堪入药。又有一种土硫黄(一作‘水硫黄’),出广南及荣州(一作‘资州’),溪涧水中流出。”《纲目》:“凡产石硫黄之处,必有温泉,作硫黄气。《庚辛玉册》云,硫黄有二种,石硫黄,生南海硫球山中;土硫黄生于广南,以嚼之无声者为佳。舶上硫黄亦佳。”《物理小识》:“舶硫如蜜黄,中有金红处,击开如水晶有光,今青硫不佳也。……遇硫毒,研釜底煤泡汤饮。”
硫磺-其它介绍
????
【别名】:石流黄(《范子计然》)、石留黄、硫黄(《吴普本草》)、昆仑黄(陶弘景)、黄牙(《丹房鉴源》)、黄硇砂(《海药本草》)。本品为\o矿石矿石类,性质通疏,色腻中黄,故名。天生黄和舶上硫黄二种商品:①天生黄(《纲目拾遗》)②舶上硫黄(《博济方》)又名:舶硫(《遵生八笺》)、白硫黄(《百草镜》)
【处方名】:硫黄、硫磺、石硫黄、石流黄、生硫黄、制硫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