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章绪论【大纲无要求,了解】

药理学概念: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药理学分类: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药物3个作用:治疗、预防、诊断。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考什么?

(1)药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1.药物的体(2)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内过程(3)药物代谢过程、代谢酶系、酶诱导剂和抑制剂

(4)药物排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_

2.药动学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峰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生物利用度、

数表观分布容积、稳态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仅是药物在体内位置的迁移——药物转运;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药物转化,其产物称为代谢产物。

代谢和排泄是药物在体内不断消失的过程——药物消除。

_

1.药物吸收及影响的因素

(1)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给药外,其它途径均存

在吸收过程。

血管外给药途径——消化道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和皮肤黏膜给药。

1)消化道吸收:

①口腔吸收——迅速,起效快,无首过消除。如:硝酸甘油舌下含片——心绞痛急性

发作。

②胃吸收。

③小肠吸收——主要部位。

④直肠吸收:非清醒状态,或呕吐,尤其儿童不宜口服时可考虑直肠给药。

【补充】为什么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TANG

吸收面积大(小肠长5~7米,面积有120平方);

小肠血流丰富;

pH(4.8-8.2)适当,既适合酸性、又适合碱性药物的吸收。

_

2)注射部位的吸收:

①肌内注射:吸收速率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量。

②皮下注射:吸收缓慢,较为恒定,可维持稳定的药效。仅适用于对组织没有刺激的

药物。

③其他注射给药:包括动脉注射和鞘内注射(将药物注射到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如进

行脊髓麻醉)。

3)肺部吸收:挥发性或气体性药物通过肺上皮细胞或气管黏膜吸收。

4)经皮吸收:局部给药,吸收的速率和程度取决于用药的面积、药物的脂溶性及皮肤

受损情况。

_

(2)影响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药物的剂型

3)首过(关)消除

4)吸收环境

1药物的理化性质:弱酸性药物在胃中易吸收,弱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吸收。

规律: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TANG)。

【解释】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易吸收,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易吸收;而酸性药物在碱

性环境易排泄,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排泄。

2药物的剂型:

_

如:同为注射剂,水溶液吸收迅速,而混悬剂、油剂和植入片吸收慢,作用持久。

3首过(关)消除——重要考点!

某些口服药物在通过胃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被代谢失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疗

效降低的现象。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