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范文5篇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范文5篇
无论是不是一位具有独立力量的科学家,假如从事科学讨论工作,那么就必需具备科学精神,也就是具备求实的敬业精神。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1
首先说一下指南针的创造。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就已创造了指南车。这里所说的指南针,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创造的简便指南工具——司南。司南的创造表明我国首先发觉了磁石的吸铁性和指极性,这在《山海经》、《管子》、《淮南子》等古代典籍中均有记载。后又进一步发觉钢铁在磁石上摩过或按肯定方向放在地磁场中,也会产生磁性,而且还比较稳固,于是有人造磁铁的产生,并以此为原料创造了新的测向仪器——指南鱼。指南鱼在利用地磁学的进展史上,的确是件了不起的制造。指南针就在这一基础上,把薄磁钢片改成细小的磁钢针而制成的。这在11世纪北宋年间就消失了,从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可以找到具体的记载,指南针的重大作用是用于航海,这在11世纪我国宋代就消失了。公元1119年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里,就有在海船上应用指南针的记载,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宋元时代,由于对外贸易的海上交通的发达,指南针及其应用技术也随之外传。先是传到波斯及阿拉伯各国,后又传到欧洲,到13世纪初,欧洲的书籍上第一次提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要比我国的有关记载晚100多年。
一提起造纸,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蔡伦,实际上东汉的蔡伦,并不是我国纸张的创造者,他只是后来改革制纸原料的能供大众使用的新型纸——“蔡侯纸”的创造者。我国最早的纸。也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当推2000多年前西汉的“灞桥纸”,这种纸是1957年在西安四周灞桥古墓中发觉的,故以此命名。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便间续外传,东面传到日本,西面经中亚、西亚、东非而传到欧洲。公元8世纪时,阿拉伯人学到了中国的造纸技术,于是此法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直到公元1150年,西班牙才有了第一家造纸工场,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至于欧美的其他国家把握我国造纸技术并建立造纸工场的时间就更晚了,俄国是1567年,美国则是1690年的事了。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2
明信片是一种不需要套封的信件——明信。它最先消失于美国。1861年,约翰·P·查尔顿大费城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明信片,但它仍旧有版权。后来,约翰把版权卖给了一个名叫哈里·L·李普曼的文具商。李普曼改进了约翰的明信片。他改进了明信片的装饰,使其美,还在明信片上印上了“李普曼明信片”的字样,明信片开头公开发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李普曼申请了国家专利。
预付邮资明信片比美国人创造的明信片使用起来更便利,它诞生于维也纳。1865年,德国画家莱特斯姆在一张硬纸片上画一幅美丽的画,在纸片背面还写了几句祝愿的话,预备把它寄给远方的友人。但到邮局寄时遇到了麻烦,由于邮局没有这样大的信封装他的“信”。最终邮局同意把他的硬纸片作为一封公开的明信片寄出去。这件事被文史蒂芬知道了,他深受启发,立刻向德国政府提出印刷并发行明信片的建议,但遭拒绝。4年后,奥地利维也纳诺伊施塔特军事学院的伊曼纽尔·赫尔曼博士建议政府使用“通信明信片”。
赫尔曼博士比史蒂芬幸运得多,由于奥地利政府很快接受了他的建议。第一批预付邮资明信片于1869年10月1日正式在维也纳发行。这种明信片是淡黄色的,与一般信封同样大小,上面附有一张面值2克莱泽的邮票。明信片的正面写地址与姓名,反面写信(依据当时的规定,不得超过20字)。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3
18世纪末,巴黎市区内消失了一个巡回演出的“魔法”表演队,其领队是法国人罗伯尔。每到一个地方,罗伯尔总是用黑布搭起一个能遮光的暗室帐篷。表演开头时,他口念咒语,手箅足蹈,这时场内的灯突然熄灭,帐篷内一片漆黑。就在观众感到惊异和紧急之际,一些张牙舞牙的怪物和面目凶恶的魔鬼嚎叫着人们扑来。这时,大人们屏住了呼吸,小孩们惊叫起来,其实,帐篷里并没有什么鬼怪,罗伯尔也没有什么魔法,人们看到是一种“魔术幻灯”表演。罗伯尔在观众四周支起了薄纱做成的半透亮?????映幕,用多台幻灯投映,画在玻璃片上的画面从映幕后面投到映幕上。由于罗伯尔的严格保守隐秘和当时科学的不发达,在近十年中,人们始终弄不清罗伯尔玩的是什么法力,甚至有人恳求他呼唤自己已故亲人的灵魂。这种“魔术幻灯“使罗伯尔赚了很多钱。
实际上,幻灯早在1654年就问世了,它的创造人是德国犹太学者基歇尔。基歇尔制作的幻灯看上去像一只小铁皮箱,箱子的顶部有一根供窥视用的小铁管,箱子的前部装有投放映像的镜头,这个简洁的镜头由一块镜和滑动圆筒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