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4

附件4

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铅

铅(以Pb计)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铅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中规定,铅(以Pb计)在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mg/kg。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3批次姜中铅(以Pb计)超标。铅超标可能由于种植过程中长期使用含铅农药或化肥,导致土壤中铅的积累,从而导致铅超标。

二、腐霉利

腐霉利属于有机氯类农药,是一种杀菌剂,低毒,摄入腐霉利轻则刺激眼部和皮肤,如若长期食用带有腐霉利残留的蔬菜,会造成农残在人体内定量沉积,对人体神经、血液等系统有害。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韭菜中腐霉利超标,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不科学规范所致。

三、毒死蜱

毒死蜱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长期暴露在含有毒死蜱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中规定,毒死蜱在叶菜类蔬菜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瓜类蔬菜黄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均为0.02mg/kg。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黄瓜中毒死蜱超标,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不科学规范所致。

四、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的化学物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得检出。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2批次自消餐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剂不符合标准,洗涤剂用量过大,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洗涤剂或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所导致。

五、噻虫胺

噻虫胺具有防治害虫的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中规定,噻虫胺在根茎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4mg/kg,在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mg/kg。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芹菜中噻虫胺超标,原因可能是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六、酸价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的程度,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2716-2018)中规定,花生油酸价(KOH)检测结果不得超过3mg/g。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花生油中酸价超标,造成酸值(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等,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

七、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是天然存在的人类致癌物。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植物油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中规定,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结果不得超过20μg/kg。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在原料采购和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高温潮湿,导致原料霉变、腐烂;也有可能是企业在采购原料时没有严格挑选原料并进行相关检测或是加工中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当等。

八、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或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2759)中规定,冷冻饮品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n=5,c=2,m=10,M=100CFU/g。

本次监督抽检发现有1批次冷冻饮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环境的污染、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