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选择题

1.周恩来总理曾经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据此可知这场战斗

A.标志着祖国完全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巩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从1949年到1959年,中国城市人口从576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增幅为72.58%。其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B.公有制企业的广泛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D.工业化建设的蓬勃开展

3.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复会。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的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的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的文献”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5.它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的临时宪法”。“它”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由此可见,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

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投机商人扰乱金融秩序,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毛泽东称这次斗争的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这次斗争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B.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三反”运动

C.在私营企业中开展“五反”运动

D.没收官僚资本和镇压反革命

8.“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赫鲁晓夫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9.制宪权的具体行使在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通过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它统一行使制宪权,而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制宪机关。这说明《共同纲领》()

A.体现全国人民的智慧

B.仅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C.由各界代表投票通过

D.是不完善的法律文件

1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方针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1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2.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其中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

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日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亢不卑才是我们的态度,在这方面必须掌握得体。

——周恩来

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