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而的用法.docxVIP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文言文中而作为名词的用法

颊毛,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像两腮的胡子,内层像生在嘴下的胡子。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而,颊毛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九.而部》

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周礼·考工记·梓人》

文言文中而作为代词的用法

1你们;你们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经·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而翁-----你的父亲

2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夫------此人;这人

文言文中而作为助词的用法

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3表示语气,相当于“啊”或“吧”。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全文共2页,当前为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5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文言文中而作为动词的用法

1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另见néng,通“能”

①能够。

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才能。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文言文中而作为连词的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2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才”。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万钟则不辩通“辨”礼义而受之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8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

自公袁可立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