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VIP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港区202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卷共20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默写。(10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4),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6)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郦道元《三峡》)。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恒亡”的忧患意识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

(8)愚公提出移山建议得到赞同后,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列子《愚公移山》)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5分)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作品。它虽不似小说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故事情节,令人魂牵梦萦;不似散文那般字斟句酌①______,篇篇精美;也不像报道新闻那样注重事实,简单直接。它(jiān)②______具了新闻和文学的特点。除了客观的记录外,本书又不(fá)③______生动性和趣味性。书中有()的长征故事,有令人崇敬的军事领导人传奇式的革命经历,也有令人心生向往的陕甘宁边区的()风光。斯诺用平实的语言,努力地()着苏区人民的精神风貌。《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西方人了解到真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生活。

(1)给文中①处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③处写出正确的汉字。(3分)

①_________② ③

(2)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惊心动魄壮阔表现B.惊心动魄壮美展现

C.惊天动地壮美表现D.惊天动地壮阔展现

泉港区202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使西方人了解到真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生活。

B.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D.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西方人了解到真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生活。

(4)名著阅读交流。(6分)

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题材问题,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

网友小Q: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

网友小R:我认为此书是一部优秀的“纪实文学”,真实地还原了历史。

你赞同以上哪种观点,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加以阐述(至少举一例)。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3~4题。(7分)

【甲】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中写诗人居于喧嚣扰攘的人境,却没感受到尘世的喧扰。

B.甲诗中“见”字,最能呈现出诗人“无意得之”的悠然心境。

C.乙诗结尾化用典故,表明诗人效仿古代名士以死明志的决心。

D.甲乙两诗中“已忘言”“无相识”,极具口语化,读来亲切。

4.[甲][乙]两诗分别描绘了秋天日暮的什么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李光地

(光地)在政十余年,公诚懋①著,矢念不欺。与前辈老宿?为忘年交,虚心请益。问音学于顾炎武,问历算于梅文鼎,皆尽其要。手不停披,洛闽?遗书,丹铅①数过。

泉港区202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泉港区202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与门人讲论,不厌往复,有一言之合即改己说而从之。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与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中岁得杨宾实、张长史,学又一变;至晚岁,学问又进。光地爱惜人才,扶植善类。《狱中杂记》作者方苞,因光地一语得活。光地著述极富,涉及知识范围极广。泉南名胜古迹,题咏较多。(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