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巩县城的变迁.pdfVIP

【巩义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巩县城的变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巩义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巩县城的变迁

巩义大地上古城很多,从新石器时代的古城遗址,一直延续到明、

清时期,古城遗址不下数十处。但作为县治的所在地,却只有六处,

那就是:东周故城、小平城、站街老城、洛口城、永安城、站街鳌岭

县城。其中站街老城时间最长,从北魏时期(约公元500年前后)到

民国时期的1928年,历1400年以上(仅有北齐、隋代短暂中断)。

一、东周故城

秦时巩县置县,属三川郡,县治设在原东周故城的旧址上。东周

故城在今康店镇焦湾、康店村一带的洛水西岸,背靠邙山,南对黑石

古渡。因河谷狭窄,城的西半部分建在邙岭半山腰上,居高临下,形

势险要。东周在此建都一百多年,由于东周人不仅是农耕能手,而且

还善于商业经营,因而市井繁荣,人烟辐辏。成了巩洛地区的经济中

心。可是历经秦汉之后,巩县城就迁走了。西汉桑钦在《水经》中写

道:“洛水又东北过巩县东。”而到了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却

说:“洛水又东迳巩县故城南,东周所居也。”这说明,西汉时巩县

城仍在东周故城,到了南北朝时期,巩县城已经迁走了,这里变成了

“故城”。

巩县城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又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二、小平城

巩县自古地处京畿之地,离洛阳只有数十华里。巩县又是洛阳的

东大门,世称“东都锁钥”。要占领洛阳必先占据巩县;要想固守洛

阳,必先守住巩县。因而不论是进攻洛阳的战争,或是保卫洛阳的战

争,都要在巩县大打一阵,以决雌雄。因此,巩县的命运往往是同洛

阳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

东汉未年,由于桓、灵二帝的腐朽统治,官场黑暗激发了阶级矛

盾的尖锐化。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终于酿成了黄巾大起义,起义

风暴席卷全国,东汉王朝慌忙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各地的豪强地主也

把宗族、部曲组织起来,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混水摸鱼。黄巾起

义被镇压下去之后,地方上兴起了一批割据势力,窥伺已处于风雨飘

摇的东汉政权,都想取而代之,而朝中的宦官与官僚的斗争也随之升

温。在斗争中司隶校尉袁绍杀了两千多名太监,并州州牧董卓乘乱进

入洛阳,赶跑了袁绍,立刘协为皇帝,是为汉献帝。董卓把持了政权。

袁绍于献帝初平元年(190),联合关东各割据势力讨伐董卓。董卓因

武力不敌袁绍,就劫持汉献帝及朝中文武官员一同逃往长安。逃走时

又裹挟洛阳附近居民同行,行前董卓又纵兵大肆烧掠,洛阳周围200

里内尽成瓦砾。巩县城也难逃此劫,城内居民不是被掠走就是被杀,

侥幸不被掠杀者,也仓惶逃离。巩县城变成了颓垣断壁,满目蒿莱,

狐兔出没的地方,加之连年洛河大涨,城垣被冲毁,道路被冲断,昔

日的繁荣一去不复返了。

此时天下大乱,军阀割据,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安全,

巩县县治便由邙山南搬迁到了邙山北的小平津。小平津又叫小平城,

在黄河边上,是东汉末年河南“八关”之一,是巩洛通向河北的渡口。

《名胜志》上说,小平津,汉县废址,在巩县西北。施诚《河南府志》

上说,小平城在平阴东北,平阴在孟津县,《读史方舆纪要》误以为

小平津属孟津,作者不知道小平和平阴根本不是一个地方。孟巩接壤,

平阴故城在今孟津,小平城属于巩县,其地在今巩县西北裴峪渡,

“裴、平音转故也”。

三、站街老城

站街老城城门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国,都于洛阳。巩县仍为畿县,虽然

小平城已成县治,但毕竟偏居巩县一隅,且有邙山阻隔,交通不便,

不便于统治全县,故又寻找合适的地方建县治,于是河洛文化的发源

地洛汭一带,便成为首选。

洛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古代先民活动的地方,是历代帝王祭祀等

活动的圣地,山河环绕,风景秀丽。东有侯山,南有青龙,北有黄河、

洛水,西有龙尾。洛水从中流过,形成河谷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

富,交通方便,是建县的风水宝地。

新县城建好后,县治便由小平城迁到今站街镇老城村。《竹书纪

年》一书注解“洛汭”时说,洛汭在巩县东北三十里,这指的是晋以

前的巩县。古洛汭在今县正北。这说明晋朝初年,巩县城就迁到了老

城村。

西晋建国后,都城仍在洛阳,巩县仍然为郊县。西晋经过短期统

一之后,由于政治腐败,特别是“八王之乱”,给人民带来很大灾难。

加之天灾不断、瘟疫流行,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各地相继爆发了各

族人民的大起义。西晋政权很快就灭亡了,北方陷入各少数民族政权

统治之下。司马氏退到江南建立政权,称为东晋。虽然也不断进行北

伐,但终未能再恢复中原。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太尉刘裕率军

伐后秦。后

文档评论(0)

tata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