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上海中医大推拿治疗学期末重点
推拿治疗学
一.绪论
1.先秦、秦汉时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推拿专著《黄帝岐
伯按摩十卷》,为公认最早的按摩专著。《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
比较全面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巨著。汉《五十二病方》第一次提到
了小儿推拿。
2.至隋唐时期,设置了按摩专科,达到了最兴旺时期。
3.明:太医院设医学十三科进行医学教育,推拉成为医术十三科
之一。“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始见于万全的《幼科发
挥》。
此时,小儿推拿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小儿推拿特定
穴“点、线、面”的特点和主要集中在两肘以下的理论。主张“旋推
为补,直推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左揉为补,右揉为泻”。
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又称《保婴神术》,被收录于《针
灸大成》,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推拿专著。其他如龚云林所著《小儿推
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小儿推拿秘旨》,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小
儿推拿专著单行本,周于藩《小儿推拿秘诀》又名《推拿仙术》等,
为后世小儿推拿提供宝贵资料。
清:张振鋆《厘正(改正,订正)按摩要术》中介绍“胸腹按诊
法”
二.推拿治疗的作用
1.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
整复
2.推拿治疗原则: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
因制宜
3.推拿基本治法:温、通、补、泻、汗、和、散、清
三、推拿基本常识
1.推拿疗法的特点:操作方便、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施术安全、
容易推广
2.推拿疗法适应症:内科病症(感冒、哮喘、呕吐);外科病症
(各种关节置换术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妇科(月经不调,痛
经);儿科(咳嗽,发热);五官科(近视,牙痛);骨伤科(肌肉
扭伤,肌肉劳损)
3.推拿疗法禁忌症:
(1)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骨结核,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2)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
(3)有局部皮肤破损、皮肤病、严重出血倾向患者
(4)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
(5)有严重心、脑、肝、肺、肾等脏器疾病患者
(6)有精神疾病不能与医生合作患者
(7)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
(8)过度饥饿疲劳及酒后患者
(9)原因不明、未予以明确诊断,并伴有疼痛、发热、眩晕等症
状的患者
四、推拿异常情况处理
1.软组织损伤:皮肤损伤最为常见
2.骨与关节损伤
3.椎骨压缩性骨折:多发生胸11~腰2节段
4.神经系统损伤:颈椎侧屈
5.肩关节脱位:临床中最常见受损关节部位
6.肋骨骨折
7.晕厥: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
8.脑血管意外:严重动脉硬化
补充:小儿推拿
1.小儿的生理特点:“稚阴稚阳”“纯阳”
2.小儿发病以外感病和饮食内伤居多。
解表: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清热:清天河水(向心)、退六腑(尺侧离心)、推脊
消导:推脾经、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
3儿童适用年龄:6岁以下,最好3岁以下
4.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摇、运、推、搓(常用手法:
拿、捏)
5.推法:直推、分推、合推、旋推。频率200~300/分。“旋推为
补,直推为泻”,体表操作。
需要介质
6.揉法:指揉、掌揉、鱼际揉。频率200~280/分。皮下组织随手
的揉动而滑动,不宜在皮
肤上磨擦。
7.按法:指按(拇指、中指)掌按(掌根、全掌);伸直;垂直
用力,先用缓力按之,渐由
轻而重,频起频按,不离其位,按而留之。
8.摩法:操作时要微屈肘部,放松腕部,指掌自然伸直,且令指
掌着力部分要随腕关节连同
前臂作环形运动。频率120~160/分。需要介质。
9.运法:操作时用力宜轻不宜重,仅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而不
带动深层组织。速度宜缓不
宜急,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
10.搓法:搓动宜快,移动宜慢
11.注意事项:推拿手法要轻重适宜,用力均匀,速度以每分钟
1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