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谁在运动 教学反思.pdf

四年级科学上册 谁在运动 教学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谁在运动》教学反思

《谁在运动》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运动与力”第一课

的内容。本课以游戏导入,真对“正在”运动的物体进行判断,而是

判断“已经”运动的物体,怎么知道他动过,旨在引导学生从游戏中

发现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两个关键要素:选择参照物体、位置是否变

化。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活动,在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基

础上,揭示相对参照物位置的变化是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模拟活动中小车的运动轨迹的分析、比较中认识直线运动与曲

线运动。学生再进一步联系生活,判断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进行

比较分析。最后,通过指南车信箱的拓展阅读,了解古今中外人们确

定位置所采用的方法,着重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也

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课按照实践学习活动为两大活动一应用。

活动一:游戏“谁动过”

设置情境体验游戏活动,让观察者根据已有经验和前后观察到台

前的人有无位置改变,判断出谁运动过。此时,提供语言范例,选择

了谁做参照,根据什么判断谁动过。旨在引领学生从游戏中发现推断

物体是否运动过的两个关键要素:选择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而不是

以自己是否直接看到人是否在运动来判断。本活动为下一活动“谁

在运动”提供了判断方法:如何选择参照物,同时关注物体相对参照

物的位置变化情况。

活动二:谁在运动

回顾学生坐汽车的体验,让学生描述坐车看到过的现象,此时学

生对选择了谁做参照物的是模糊的,教师要追问学生选择了谁为参照

物?谁在运动?判断汽车是否在运动,不以汽车自身为参照物(包括汽

车上的物体、乘客、自己),需要变换参照物,选择公路旁的树木、房

子等物体为参照物。引导学生梳理出判断“谁在运动”的方法,关键

是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即判断“相对于哪个参照物体位置在发生变

化”。

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认识,到底正确不正确呢,引出对学生想法的验

证性活动。首先,借助小车、人偶、树木、建筑物等模型模拟小车运

动的场景。本活动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明确任务,确定每个人的分工。

为了便于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我准备了一张实验桌大小的记录单,将

所有的模型摆放在其中,在推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的时间

在记录纸上做标记,并标记序号。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标记点按照

序号连成线。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梳

理,分析在小车运动在过程中静物与人(车)之间位置的变化。基于上

述分析,帮助学生初步辩证地体会到根据选择的参照物体不同,物体

的运动状态可能也会不同,同时位置的变化包括方向的变化和距离的

变化。

最后,教师出示几个典型的学生标记的小车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在对

比中认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并且根据这个实例,引发学生思考,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运动是直线运动,哪些运动是曲线运动。

应用一: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现象。我拍摄了公园中的游船、

乘坐电梯、战斗机加油三个视频,来引导学生分析运动和静止的现

象。知道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掌

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

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

能力;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本堂

课从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维度来看,都达

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

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

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能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能正确讲述自己的

探究过程与结论。了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科

学技术的进步,通过“战斗机加油”的视频和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介

绍,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活动设计体现实践探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教材内容的呈现,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要求。依据

直观感受判断物体的“动”与“静”,对于四年级孩子而言,几乎没

有难度,但学生很难说出判断的礼有,学生甚至会产生疑惑,“明明

就是在动,还有什么理由呢?本课与二年级上册《物体的位置》单元

是相联系的,学生是有基础进行描述和判断的,通过教学活动,引导

学生发现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两个关键要素:选择参照物体,位置是

否变化。然后通过亲身的体验活动《谁在运动》,初步构建我们是通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