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内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硬式内镜:1795年—1932年
半屈式内镜:1932年—1957年
纤维内镜:1957年—1983年
电子内镜:1983年—至今
种类:
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
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
;电子内镜的特点:(与纤维内镜比较)
图像逼真,清晰度高。
可同时多人观看,有利于教学;在治疗时,有利于术者的助手的紧密配合。
;电子内镜的特点:(与纤维内镜比较)
分辨率高,有利于对细小病变的诊断。
有更强的放大功能(80—100倍)。
;电子内镜的特点:(与纤维内镜比较)
色彩强调,构造强调。
色素内镜(碘、美蓝等)NBI
图像保存
有利于进行治疗。
;适应症广泛凡疑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而诊断不清者,均可进行检查,具体适应征有:
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而原因不明。
上消化道出血。
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疑有粘膜病变或肿瘤者。
需随访观察的病变。
药物治疗前后的观察或手术后随访。
需作内镜治疗的患者(异物、出血、狭窄扩张、息肉摘除等)。;严重的心肺疾病(心律失常、心衰、心梗、呼吸功能不全、哮喘发作)。
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神志不清,精神失常。
上消化道急性穿孔期。
严重咽喉疾病,腐蚀性食管炎、胃炎,主动脉瘤,严重的颈胸、脊柱畸形。
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病暂缓检查。;检查前准备:
禁食8小时。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麻醉:咽部局麻,2%利多卡因等,也可静脉麻醉行无痛内镜。
;;;;胃底体交界处;图示:黏膜下血管网清晰,表面光滑。;胃窦部;图注:蠕动波过后幽门呈圆形;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十二指肠降段;食管全长25cm,距门齿15cm-40cm,分为三段:
上段:从食管入口处(距门齿15cm)至气 管交叉点(距门齿23cm)
中段:距门齿24cm–32cm
下段:距门齿33cm–40cm
;;;;;图注:食管粘膜表面见小而圆形
的白色斑点,略高出粘膜面,与
粘膜不易分离。
;图注:可见一条曲张静脉呈蛇形或蚯蚓形,直径小于3mm。
;图注:曲张的静脉扭曲呈串珠状隆起,紫蓝色,直径3-4mm,表面覆盖粘膜
良好。;图注:曲张的静脉呈明显结节
状隆起,相互靠拢阻塞部分食
管腔,其直径常大于6mm。;图注:在灰蓝色曲张静脉上,
有时可见到鲜红色扩张的小血
管,表面粘膜菲薄,预示着该
条曲张静脉近期内有出血的可
能性。,;(急性期)
(Mallory-weisssyndrome);图注:食管下段多发溃疡,
底覆黄白苔,周围粘膜充血发红。;图注:食管上中段广基息肉,
形态似肌瘤,触之柔软,活检
为增生鳞状上皮。;图注:进展期食管癌隆起型
亦称肿块型,食管癌向腔内
生长,基底部宽呈息肉样或
蕈伞样隆起,病灶大于3cm,
表面黏膜充血、糜烂。肿瘤
周边黏膜正常。;图注:进展期食管癌限局溃疡型溃疡周边结节不平,
充血及糜烂,溃疡底脏,结节不平。病变小于食管腔的1/2。
;图注:进展期食管癌浸润
溃疡型:溃疡范围大,界限不清,大于食管的1/2。
溃疡底脏覆盖白色污苔,肿瘤周边黏膜浸润,僵硬蠕动差。 ;图注:进展期食管癌弥漫浸润型:肿块向周边黏膜浸润,
黏膜粗糙不平僵硬,形成环行狭窄,内镜不能通过,表面黏膜脆、硬。;图注:呈密集细颗粒型,病理活组
织检查示浅表性胃炎,经治疗可以
修复成光滑平坦的粘膜。;图注:胃体部粘膜变薄,皱襞消
失,颜色灰黄,粘膜下血管网清
晰透见。胃体部萎缩而胃窦部为
浅表性胃炎,亦称A型萎缩型胃炎。;图注:胃窦部大弯侧及后壁散
在多发的圆形隆起,中央呈脐
样凹陷,形似痘疹。
;图注:胃底部粘膜弥漫性点片状
粘膜出血。;图注:图中可见到胆汁从幽门反
流至胃腔内,这也是内镜下诊断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必备条件之一。;图注:图中可见胆汁由输入襻涌
入残胃腔内,粘膜皱襞水肿及细
点状糜烂。;图注:胃体粘膜皱襞充血、水肿,
其上见点片状出血、糜烂,粘膜
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样渗出。
;图注:胃角切迹溃疡A1期
胃角切迹近似圆形溃疡,
底覆黄白苔,周围黏膜充
血水肿,可见新鲜出血。;
胃角切迹正中圆形溃疡,边缘锐利,;图注:溃疡苔变薄,溃疡面积
缩小,四周上皮再生红晕明显,
有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图注:溃疡进一步缩小,
仍留有少许薄白苔。,
;图注:红色瘢痕期胃角
正中红色瘢痕,周围明显
皱襞集中。;图注:白色瘢痕期红色完全消失,代之以白色瘢痕。;图注:山田Ⅰ型(广基隆起)
位于胃窦大弯偏前壁侧,呈丘形。
;山田Ⅲ型(隆起根部缩窄形成亚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息肉位于幽门旁窦后壁侧,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