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上游巴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pdfVIP

汉水上游巴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水上游巴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作者:王静

来源:《三峡论坛·三峡文学》2014年第2期

王静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先秦时期巴人在汉水上游的活动历史,一直是近现代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不少学者认为巴人当起源于汉水上游地区。那么巴人在汉水流域活动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一

个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部门陆续在汉水上游及宝鸡地区发现了夏商周时期的

巴人遗址和墓葬。这些遗址和墓葬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巴人在汉水上游活动的历史提供了重

要的佐证材料。

关键词:汉水上游;夏商周时期;巴文化遗存;考古发现

中图分类号:K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4)02-0000-00

汉水,又称汉江,为长江第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汉中市宁强县,而后向东南穿越汉中、

安康等市,进入鄂西,经武汉市汇入长江。其上游东西穿越汉中盆地,支流众多,气候湿润,

土壤肥沃,自然环境优越,非常适宜人类居住。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之

间,又是中国西北与西南来往交流的交通要道,是南北文化交流、融汇、共存的地带。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汉水上游先后发现了紫阳白马石、马家营,西乡红岩坝、何家

湾,南郑龙岗寺、汉阴阮家坝、城固宝山等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的遗址。据遗址中出土的遗

物分析研究,这些遗址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文化与关中渭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面貌一致,而

晚期文化则表现出了与鄂西三峡地区早期巴文化的相似性。所谓的早期巴文化主要指在鄂西三

峡地区考古发现的夏商西周时期文化遗存。

一、汉水上游地区龙山至夏商时期考古文化遗存的发现和文化性质

1.考古遗存

(1)阮家坝遗址:位于汉阴县渭溪乡阮家坝村西。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7年开始

进行发掘。该遗址共分为三个区,共包含四种考古学文化遗存:即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仰

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类型,夏商时期类型。前三种文化遗存属于关中地区文化类型,而其夏商

时期的遗存则较多地与鄂西三峡地区早期巴文化较相近。夏商时期的遗存主要分布在II、III

发掘区。遗址因长期受洪水侵蚀而破坏严重,故没有发现成片的地层堆积,仅只发现夏商时期

两个灰坑,灰坑中出土遗物均为陶器。多为夹砂黑灰陶或夹砂红褐陶;器形主要为圜底器和平

底器;器类为圜底罐和杯,圜底罐主要以夹砂为主,分为I式、II式。杯以泥质为主。器表

纹饰以方格纹为主,其次为绳纹,这两种纹饰都见于圜底罐中。弦纹很少,主要见于杯上。制

法,多为手制。[1]

(2)白马石遗址:位于紫阳县金川乡白马石村南。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5年开始

进行发掘。整个遗址由于长时间受江水侵蚀而破坏严重,只有东部文化层保存较好。地层堆积

可以分为五层,第一层为农耕土;第二层为扰乱层,包含有汉代、南北朝、清代文化遗存;第

三层为汉代文化遗存;第四层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文化遗存;第五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白马石遗址文化遗存共分为两期,第一期文化遗存属于老官台文

化李家村类型,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遗存。第二期文化类型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

文化,陶器多与鄂西地区早期巴文化遗物相近,以第四层堆积为代表,在该堆积层中发现有灰

坑一个,石棺墓两座。遗物中的陶器多为黑皮红胎陶,夹砂褐陶次之,器类有圜底器、平底器

和尖底器。器形为罐、盆、豆、杯、器盖、器座等。以素面磨光陶居多,另还有绳纹、弦纹、

划纹,亦有篮纹、方格纹、指甲纹等,制法,多为手制。罐大多为夹砂陶,除素面外,多饰绳

纹。其中VII式、VIII式,IX式和IXX式为黑皮陶,多为素面,或饰绳纹、弦纹。小罐为泥

质黑陶,表面磨光。盆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多为素面,或饰有弦纹、绳纹。豆以泥质

陶为主,亦有夹砂陶,多为素面,或饰有弦纹。杯皆为泥质,多为素面,或饰瓦棱纹。小杯:

夹砂红陶,素面。器盖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黑皮陶,皆为素面。器座为夹砂灰陶,素面。

[2]

(3)龙岗寺遗址:位于南郑县石拱乡爱国村西北部。1959年调查时发现,1983到1984

年进行发掘。遗址位于龙岗岗地的东部尾端。堆积层可分四层,第一层为农耕层;第二层为唐

代的扰乱层,文化遗物包含新石器时代、汉代、南北朝和唐代时期的遗物;第三层为新石器时

代文化遗存(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第四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

该遗址的文化类型主要有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仰韶

文档评论(0)

178****53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