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练习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VIP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练习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的商业贸易

一、选择题

1.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

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2.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3.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4.如图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5.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6.“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

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8.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9.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扬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10.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

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11.汉代时,从西域输入内地的货物虽然较多,但“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却只“盈于后宫”“充于黄门”,并没有真正流入民间社会。据此可知,当时()

A.丝路贸易具有官方性质

B.民间贸易规模较小

C.自然经济具有排外特点

D.区域贸易范围有限

12.如图是英国理财法院收藏的16、17世纪被投诉的市场违法行为统计表(单位:起)。这反映出当时()

时间eq\a\vs4\al(市场违法,行为类型)

1566年

1605年

1608年

1613年

囤积谷物

17

58

205

401

其他囤积

3

57

30

29

在市场和集市售卖

9

16

4

18

抢先批购

5

12

4

3

居中转售

0

0

1

3

总计

34

143

244

454

A.价格革命加剧市场秩序紊乱

B.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C.商业革命扩大市场贸易范围

D.国家立法化解了贸易纠纷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时期,丝织业高度发展,生产有绢、罗、纱、绫、锦等不同品种的丝绸,印染技术也迅速发展,白居易曾在《缭绫》中记载:“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精美的丝绸离不开纹饰,“联珠纹”颇为典型,该纹饰源自波斯,给丝绸增添了别样风情。丝绸还是地方向朝廷交纳的重要贡品,初以黄河流域的河南道、河北道进奉最多,但到唐代后期,主要丝绸贡品已大多来自江南。唐王朝还经常对往来的外国官员、使者回赠以精美的丝绸,波斯、大食的商人也在长安收购丝绸,动辄以千百匹计,丝绸大量输往世界各地,至今日本正仓院和法隆寺都还珍藏着许多唐代蜀锦残片。——据姚培建《千年丝绸见唐风》等整理

材料二16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