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危机与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VIP

第18课+危机与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学回归课本:1、戊戌变法的原因及影响;2、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及结果;3、《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第18课危机与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习目标:1、分析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结果。2、认识戊戌变法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改革运动。3、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严重危害。4、将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特定环境下,通过分析、比较,认识危机与救亡的交织互动。

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9【Ⅱ】28·戊戌变法【Ⅲ】29·近代新的社会阶层20202021【Ⅰ】28·书商盈亏与戊戌变法政局变化广东·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022【Ⅰ】28·陈宝箴上奏销毁《孔子改制考》目的【Ⅱ】29·百日维新前维新派变法策略未统一湖南·晚清西学东渐与墨学复兴高考考情命题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重点关注: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8401856186018941900191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瓜分狂潮洋务运动收复新疆、台湾设省戊戌变法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资产生民资初步发展义和团运动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导学

一、危机下的变局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举国上下轩然大波,群情激奋,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夏儿女积极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导学材料一:“甲午以前,吾内地无恙也,今东边及台湾一割,法窥滇、桂,英窥滇、粤及西藏,俄窥新疆及吉林、黑龙江,必接踵而来,岂肯迟迟以礼让为国哉?况数十国之逐逐于后乎?譬大病之后,元气既弱,外部易侵,变症百作,岂与同治之时,吾国势犹盛,外夷窥伺情形未洽比哉!且民心既解,散勇无归。外患内讧,祸在旦夕,而欲苟借和款,求安目前,亡无日矣,今乃始基耳。”“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对时局提出了怎样的见解?边疆内地危机严重,实行变法强国,以御强敌。

研学材料二:探究一: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研学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企业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商4%官督商办191620877.6%合计7220912100%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商办631246570%官督商办、官合计8117810100%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研学材料四:材料五: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外历史纲要(上)》西学的广泛传播和维新思想的影响。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学材料六: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材料七: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③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托古改制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助学戊戌变法的过程: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失败后,1895到1897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建学会(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成立团体(强学会、保国会)、创报刊、著书立说,进一步宣传维新思想。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①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②内容: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结果——戊戌政变①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②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