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8.pdfVIP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8.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8

课时作业8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各藩王封地分布所在省份及数量统计如

下:陕西1个、山西3个、北京1个、河南3个、湖北3个、山东2个、湖南1个、四川

1个、甘肃3个、辽宁2个、宁夏1个、河北1个、内蒙古1个(不含后移封地),据此可知,朱

元璋分封藩王旨在()

A.维护边疆地区安宁

B.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C.稳定全国统治秩序

D.控制经济战略重心

2.[2022·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联考]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

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

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D.缓和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3.明太祖曾写诗发出这样的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

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康熙帝也曾在谈话中抱怨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

者”.这主要反映了()

A.中枢决策机构的弱化

B.对商人生活的向往

C.官僚集团的怠政

D.对帝王生活的厌倦

4.[2022·青岛黄岛区期中]《明史》载: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

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

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这表明()

A.中央集权加强B.君主专制加强

C.宦官取代六部D.宦官权力失控

5.明代的翰林院起初位于紫禁城文渊阁,其中的部分翰林学士能够参与机密,成为内阁

大学士,后来,翰林院迁出文渊阁,内阁大学士独留文渊阁.文渊阁内人员的变动,反映了()

A.内阁的地位有所提升

B.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C.阁臣的来源发生变化

D.中枢机构日益膨胀

6.[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

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

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使团()

A.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局面

B.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C.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

D.促使明廷放弃了海禁”政策

1/5

第1页共5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8

7.1735年,乾隆帝以军机处前朝败政”,予以撤销;1737年,又谕令大学士鄂尔泰等

仍办理军机事务;到1738年,正式称军机处”,省去办理”二字.此后,军机处不但常设

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大.这一变化说明()

A.君主集权走向顶峰过程艰难

B.军机处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清初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创新

D.清初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8.[2022·山东烟台期末]此职之设,对于巩固西北边防,抵抗沙俄侵略,稳定社会秩序,防

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曾发挥了重大作用.”材料中的此职”指的是()

A.台湾府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D.理藩院

9.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台湾派人议和,康熙帝颁旨坚称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

,若其诚心削发归诚”方可招抚,并指示施琅:进剿台湾事宜关系甚重,如有机会断不可失.”

据此可知,当时()

A.康熙力主和平招抚台湾

B.台湾正处于外国殖民统治之下

C.施琅建议武力统一台湾

D.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10.[2022·山东金太阳联盟联考]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看到中国景象后

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

陆”.这说明当时清朝()

A.因英国侵略而发展停滞

B.盛世的繁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dfgjf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Protel平台绘图员持证人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30日上传了Protel平台绘图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