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4)古代诗歌鉴赏学案(含解析).docxVIP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4)古代诗歌鉴赏学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古代诗歌鉴赏——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

易错点分析

易错题一:选择题——不会审题,不会捕捉选项关键词

1.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

2.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

3.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

易错题二:形象题——不明诗歌形象内涵

1.知人论世,抓关键字词,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第一步:理形象,明特点

第二步:找手法,细赏析

第三步:联情感,深探究

2.知物明意,看托物言志,分析诗中意象内涵。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分为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3.知景论境,析场景画面,分析诗中意境特点。

易错题三:表达技巧题——不明诗歌表达技巧范畴

1.准确界定表达技巧范畴不混淆。

2.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表达技巧。

(1)准确指出修辞手法

(2)分析手法的运用

(3)赏析表达效果

3.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表达技巧。

(1)明技巧。指出诗歌所运用的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及特点。(重点关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等)

(2)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

(3)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4.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表达技巧。

(1)明技巧

(2)释运用

(3)析作用

5.从结构技巧角度分析表达技巧。

古诗,除注意写景抒情、炼字炼句外,也讲究结构之妙。通常也会使用线索、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卒章显志等结构技巧。但要注意三个特殊之处:

(1)情与景的结构关系。

(2)近体诗特别讲究结构上的起承转合。

(3)结尾的两种特别之处:卒章显志(情或理)和以景结情。

易错题四:情感题——不会见微知著探究主旨

一、从标题角度,把握情感主旨

二、从作者角度,解读情感主旨

三、从关键词角度,体悟情感主旨

四、从意象角度,捕捉情感主旨

五、从典故角度,探究情感主旨

六、从题材角度,推断情感主旨

易混易错题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小题。

赏荷次韵

归有光

碧池清泚①漾天香,满眼芙蓉似水乡。

映日新妆争绰约,迎风小舞称清狂。

须酬佳客千杯绿,无奈明时两鬓苍。

向晚乘凉各归去,一天朗月浸沧浪②。

【注】①泚:cǐ,清澈。②沧浪:古水名。此处泛指湖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漾”字生动传神,写出荷香溢满清池,“似水乡”突出荷花之多,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B.颔联通过对荷花姿态的描写,赞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孤傲之情。

C.颈联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也暗含了诗人未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遗憾。

D.尾联以景结情,通过描绘夜晚时人们乘凉归去、朗月映照水面的静谧景象,传达出诗人心境。

2.明代王世贞曾评价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这一特点在本诗中也有体现,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人游杭

石延年

激激霜风吹墨貂,男儿醉别气飘飘。

五湖载酒期吴客,六代成诗倍楚桥。

水荇渐青含晚意,江云初白向春娇。

前秋亦拟钱塘去,共看龙山八月潮。

【注】五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所在的地方尚是寒风凛冽,人们还穿着貂皮衣服,而友人要去的杭州则已水草泛绿,春意融融,令人向往。

B.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依次描写了杭州的五湖、楚桥、水树、云彩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杭州一带美景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水荇渐变深绿,随着夜幕的降临,饱含晚意;江边的云朵初现白色,迎向娇美的春天;明暗相映,尽态极妍。

D.本诗虽为送别诗,但和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似,有一种豪迈之气,而并不着重表现诗人的不舍和伤感。

4.诗歌写的是诗人当下送别友人到杭州游览,却在诗的尾联笔锋一转,写“前秋”的计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①,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②。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语出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将韩擒虎已兵临城下,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却还在楼头寻欢作乐;②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眷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四字笼罩全篇,“故国”这里指的是金陵,为下片的怀古议论埋下伏笔。

B.千里澄江如白练,青翠山峰像箭镞耸立,在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

C.“彩舟云淡”,色彩浓淡对比鲜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