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
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
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
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
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
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示意图
作战时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
作战地区:贵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区
参战部队:红一方面军;国民党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
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作战结果: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
截。
相关介绍: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支流,为贵州、四川、云南三
省界河。
王明等人把毛泽东的兵权夺走,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
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
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一情况下,他们又不顾敌
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
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
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正
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
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
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主席领导
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
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
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
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
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战役经过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
在这次作战中,伟大的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根据情况的变化,灵
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
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
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
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
的光辉范例。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
四渡赤水第一渡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
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
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
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前进。24日,先头部队红1军团击溃黔军的
抵抗,攻占土城,并往赤水疾进。25日,红3军团抵达土城。26日,红1
军团在黄陂洞、复兴场遭遇川军章安平旅、达凤岗旅阻击,红九军团在箭
滩遭遇川军特遣支队徐国瑄部阻击,红军占领赤水计划受挫。27日,中央
军委纵队进驻土城。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以及从丙安
回援的红1军团2师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郭勋祺旅、潘佐旅
发起猛攻,予以重创,但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双方形成对峙局
面。28日晚,政治局和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青杠坡,改变北上行
军路线,避开强敌。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土城
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青杠坡战斗遗址
2月上旬,红军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寻机北渡长江。此时,张国焘
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仅不率红4方
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
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