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陕北窑洞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鲜族古居中国东北部图门江以西的延边是朝鲜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这个地区于1952年成立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山清水秀,长白山蜿蜒起伏、层峦叠嶂,山间河溪密布,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河谷盆地。江河冲击的小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经济繁荣,一座座朝鲜族人居住的小村落就散布在绿树丛中。党家村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距城区九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建村距今约670年历史。天津石家大院杨柳青,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36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财势显赫,声名遐迩。杨柳青,石家,从清朝中叶到民初,其财力号称津西首富,名列天津八大家之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有“话剧皇帝”之称的石挥就是石家的后代。请同学们吧以下的东西写在书本第34页的四合院的表格中导语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学们知道有什么南方民居和北方民居吗?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南方民居北方民居南方民居江南水乡民宅福建土楼岭南古村民宅云南民居经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几种南方民居的特点了吗?请4人小组讨论,然后把南方民居的特点填在36页的空格里。江南水乡民宅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主要分布地区以中国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岭南古村民宅岭南地区的古村民宅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了注重其实用功能外,更要注重其自身的空间形式、艺术风格、民族传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如:广西黄姚古镇广西桂林大圩古镇广西南宁扬美古镇广东顺德逢简古村潮汕农村传统民居云南民居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加之特殊的地域和地貌特征,造就了形式众多的民居形式。《云南民居》作者从云南民居生存环境的独特性、发展演变的根源性、建筑形式的地域性、材料使用的本土性、建造技术的适应性、建筑文化的多元性等层面对于云南民居作了系统的研究,写法新颖,对于研究云南民居有很强的参考性。同时作者还加入了云南民居价值保护持续性的研究,总结了云南民居的保护、持续利用和更新发展,对于当今云南民居的保护和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北方民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陕北窑洞鲜族古居党家村天津石家大院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北京四合院围墙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