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美洛西林在脑脊髓液渗透能力的研究.docx

美洛西林在脑脊髓液渗透能力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8/NUMPAGES21

美洛西林在脑脊髓液渗透能力的研究

TOC\o1-3\h\z\u

第一部分美洛西林脑脊髓液渗透率测定方法 2

第二部分脑膜炎模型动物的建立及用药 4

第三部分血脑屏障的破坏与脑脊髓液药浓度的影响 7

第四部分美洛西林在脑脊髓液中分布特点 9

第五部分脂溶性和离子化程度对美洛西林渗透的影响 11

第六部分脑脊髓液pH值对美洛西林渗透的影响 13

第七部分炎症对美洛西林渗透的促进作用 15

第八部分临床应用中的渗透性考虑 18

第一部分美洛西林脑脊髓液渗透率测定方法

关键词

关键要点

【美洛西林脑脊髓液渗透率测定方法】

主题名称:脑脊髓液采样

1.腰穿技术:采用18~20号脊髓穿刺针,在L3-L4或L4-L5椎间隙进行穿刺,抽取2~4ml脑脊髓液。

2.血-脑脊髓液屏障的破坏:腰椎穿刺会引起血-脑脊髓液屏障暂时性破坏,影响美洛西林的渗透率,需在穿刺后一段时间采集脑脊髓液。

3.样本处理:收集的脑脊髓液应立即离心,分离脑脊髓液上清液,低温保存用于后续分析。

主题名称:美洛西林浓度测定

美洛西林脑脊髓液渗透率测定方法

目的:

本方法旨在测定美洛西林在脑脊髓液(CSF)中的渗透率,为其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材料:

*美洛西林标准品

*人CSF

*乙腈(HPLC级)

*甲醇(HPLC级)

*三氟乙酸(HPLC级)

*盐酸(分析纯)

*pH计

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涡旋混匀器

*离心机

方法:

1.样品制备:

*取800μL人CSF,加入200μL已知浓度的美洛西林标准液。

*涡旋混匀1分钟,室温放置30分钟。

2.蛋白沉淀:

*加入400μL甲醇,涡旋混匀1分钟。

*4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3.HPLC分析:

*使用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速为1.0mL/min。

*流动相由0.1%三氟乙酸水溶液和乙腈(90:10)组成。

*检测波长为280nm。

4.标准曲线制备:

*取已知浓度的美洛西林标准液,按照样品制备步骤进行处理。

*绘制美洛西林浓度与峰面积的标准曲线。

5.计算渗透率:

*计算样品中美洛西林浓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

*渗透率(%)=(CSF中美洛西林浓度/血浆中美洛西林浓度)×100

质量控制:

*每批测定均使用已知浓度的美洛西林标准液作为质量控制样品。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应大于0.99。

*质量控制样品的回收率应在90%~110%范围内。

结果:

美洛西林的脑脊髓液渗透率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所不同,取决于给药途径、剂量和CSF感染的状态。一般来说,脑膜炎时渗透率较高,可达20%~40%。

讨论:

美洛西林的脑脊髓液渗透率是评价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高渗透率表明该药物可以有效地进入CSF,发挥抗菌作用。对于严重的CSF感染,需要选择渗透率高的抗生素,以确保足够的药物浓度。

第二部分脑膜炎模型动物的建立及用药

关键词

关键要点

脑膜炎模型动物的建立

1.选择合适的脑膜炎动物模型,如小鼠或大鼠,以模拟人脑膜炎感染。

2.感染动物模型:使用致病微生物,如脑膜炎球菌或肺炎链球菌,通过鼻内滴注或脑室内注射的方式感染动物。

3.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监测动物的临床症状、脑脊液变化和病理学特征,以确保模型能够模拟人脑膜炎感染的特征。

用药

1.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脑室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达到脑脊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

2.确定最佳给药剂量和频率: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确定在脑脊液中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剂量和给药间隔。

3.监测药物的耐受性:评估动物的全身和神经系统不良事件,以确保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

脑膜炎模型动物的建立

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旨在模拟人类脑膜炎的病理生理特征,为药物渗透能力评价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

小鼠模型

小鼠模型是最常用的脑膜炎动物模型之一。建立模型的方法通常为:

*蛛网膜下腔注射:直接将致病菌或炎症因子注射到小鼠蛛网膜下腔,诱发脑膜炎。

*硬脑膜外注射:向小鼠硬脑膜外注射致病菌或炎症因子,通过扩散引起脑膜炎。

大鼠模型

大鼠模型也常用于脑膜炎研究。建模方法与小鼠模型类似,包括:

*硬脑膜下注射:在颅骨上钻孔,将致病菌或炎症因子注射到硬脑膜下,诱发脑膜炎。

*腰椎穿刺注射:通过腰椎穿刺,将致病菌或炎症因子注射到蛛网膜下腔,建立脑膜炎模型。

猪模型

猪模型因生理结构与人类更为相似,而成为近年来脑膜炎研究的理想模型。建模方法主要有:

*蛛网膜下腔注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