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语言文字运用I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我长久地、仔细地看过河水的流动,并不是①的,而是弯弯绕绕不断打着旋儿,将浮萍、草芥、枯木,甚至房屋卷进去又吐出来,也将日光、月光卷进去又吐出来,动作如此柔曼,如此笃定,我经常看得入迷。
一条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在草原,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从无到有,从细小到阔大,有可能挤在荒原,有可能流入市镇,渐渐为众人所知。一条河从源头起步,可能流不多远就干涸了,那便销声匿迹了,或者融入别的河流,更加显赫,然而,也从此失去自己的轨迹。一条河只有纳入众多河流,才能不断壮大,才能行之久远。一条河只有经过大起大伏,才能获取能量,才能激流勇进。一条大河,②也好,受到关注也好,它只在自己的流淌里,也只需在意自己的流淌。甚至不须在意对人有没有用,有没有用不是它该考虑的,它只用考虑流淌,尽情地流淌,并壮大,并奔腾。在它成就自己的时候,自然也会成就别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一条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草原、荒漠等内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18.(2分)①一往无前②无人问津(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不是成语不给分)
19.(5分)①原句用了四个在,强调了河流源头的不同位置;改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2分)②原句所用的甚至在强调之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意味,“基本”则是对前面所述的总结;改句无此意味,且层次关系单一。(2分)③原句中每一个地点独立成句,构成排比句,具有音韵美,而改句则是单调的陈述语气。(1分)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在重阳佳节于河南焦作云台山而作。王维之诗(①),然所插“茱萸”何指,却历来(②)。
茱萸之属,大抵有四: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草茱萸,山茱萸主要产于陕西、山西等地。王维世居蒲州(今山西永济),与其游学之长安,同属山茱萸主产地,故诗中所指乃山茱萸,(③)。
山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每逢春日,簇簇黄花先叶而生,密密匝匝,绽放枝头,娇小可爱。仲夏结果,椭圆形,味酸涩。金秋时至,丹实累累,宛若玛瑙,晶莹剔透,绯红欲滴,亮丽夺目。入冬,树叶尽脱,枝干显露,苍劲古朴,满目沧桑。因四季观赏皆宜,西晋时已有人“植之前庭”。重阳登高,鬓插红实,身佩绛囊,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旨在借红色带来吉运,驱除晦气,而非仅图祛灾辟邪,与端午悬艾、挂葛蒲重在仪式、提示预防邪气同理。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画横线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B.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C.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
D.“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
20.根据文本信息,为“山茱萸”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35字。(4分)
18.①家喻户晓②众说纷纭③毋庸置疑
(满分3分,每空1分。其他成语,符合要求亦可酌情赋分。)
19.D(D与例句中的引号均表引用。)
20.山茱萸是一种开黄花、结椭圆形果实、具有观赏性的落叶小乔木。
(满分4分。单句1分,花、果实特点1分,具有观赏性1分,落叶小乔木属性1分。)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如果说,立冬拉开了冬季的序幕,那么,小雪就是冬天这个舞台上跳动的第一串音符,奏响的第一支舞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面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古籍《群芳谱》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自此,从天而降的就不再是雨水,而是雪花了。由于“地寒未甚”,雪量还不大,雪花落到地面后很快就会融化成水,所以这个节气被称为小雪。
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对农民来说,下雪是好兆头,寓意来年雨水均匀,没有大的旱涝。雪亦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积雪也利于土壤变得肥沃。勤劳的农人开始给小麦、油菜积肥,做好田间管理,深耕疏松留舂的土地,将蛰伏冬眠的害虫翻露冻死。
小雪期间,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写作专题.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写作专题.docx
-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高二下学期语文周测试题.docx
- 辽宁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阿房宫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写作专题.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