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21张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1.通过日本大化改新,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壹——6世纪前的日本日本位于我国东面隔海相望,离日本最近的中国城市是上海,距离约690公里;距离中国最近的日本城市是长崎日本面积3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云南省,即中国面积的4%,由北海道、本洲、四国、九州4个大岛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中国东汉以来称古代日本“倭奴国”,称日本人“倭人”,隋朝时期日本上书请求改名“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武则天时期正式赐名“日本”

壹——6世纪前的日本政权分散,农业艰难,物资匮乏适合发展海外贸易对外扩张或依附的需求狭长多山,平原少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汉书·地理志》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所居绝岛,方可四百余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千余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籴。——西晋陈寿《乌丸鲜卑东夷传》

壹——6世纪前的日本1-2世纪(两汉时期),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家;5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和政权统一,此后自称大和民族。——摘编自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倭国)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乌丸鲜卑东夷传》根据材料概括6世纪前日本文明的特征。田部海部山部土师部膳部锻冶部…王室、贵族私有领地最高统治者“大王”部民制度发展迟缓制度落后经济困难依附他国汉倭奴国王金印

贰——大化改新领地内的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民制开始瓦解,部民纷纷逃亡,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收入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且此后多次征讨失败,日本失去了对外交流通道和赋税来源以苏我氏为代表的地方豪族势力膨胀,539-645年四代外戚大臣,随意废立大王概括7世纪大和国面临的统治危机。部民制瓦解阶级矛盾财政危机大臣专权,中央势弱隋唐同一时期,中国处于什么朝代?巨大的反差之下,大和国会采取什么方式改变现状?

贰——大化改新次数时间遣隋使一600年二607年三608年四610年五614年遣唐使630年第一次派遣,此后两百多年共派遣20次,直至895年停止学习中国文化

贰——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年号“大化”),颁布“改新之诏”,史称“大化改新”乙巳之变:苏我入鹿专权,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推举孝德天皇即位。乙巳之变“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己财,争战不已。或者兼并数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地方税收)先自收敛,然后分进(中央)……氏姓贵族各置己民,恣情驱使”——《日本书纪》记载改新之诏

贰——大化改新“方今百姓犹乏,而有势者分割水陆以为私地,卖与百姓,年索其价。从今以后,不得卖地。勿妄作主,兼并劣弱。”——《日本书纪》记载改新之诏1)根据材料“不得卖地”,猜测此时土地所有制?2)废除私地、私民变公地、公民,土地收归国有有何意义?大王中央豪族地方豪族私地私民私地私民土地国有制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地方割据土地国有

贰——大化改新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分田2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所分田归公。——黄遵宪《日本国志》大化改新措施:经济上:①私地、私民→公地、公民,土地收归国有②班田收授法(6年一授田,分土地给公民,不能买卖)③统一赋税(租庸调制度)租,即实物地租,每段交纳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凡50户充仕丁1人,50户负担仕丁1人之粮,每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调,征收的地方特产,分为田调、户调、付调。

贰——大化改新中央国郡里地方(共设66国)(50户为一里)大化改新措施:政治上:①地方设立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日本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你是否觉得熟悉?类似中国哪一制度?郡县制日本仿造唐朝三省六部制

贰——大化改新大王公地公民官僚大化改新措施:政治上:①地方设立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②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改“大王”为“天皇”,改国名“日本”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国家变成中央集权国家,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天皇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性质:大化改新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叁——幕府统治日本分散的地理情况真的适合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吗?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各文明地理与发展情况,你认为日本更适合哪一文明的政治制度?大化改新的哪些改革措施会无法长久维持?不适合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班田收授法,严禁土地买卖

叁——幕府统治大化改新百余年后,中央式微,班田制崩溃,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趁机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日本庄园:1)特权:不输不入“不输”:不输租、不输税特权;“不入”:拒绝检田使、征税使等进入庄园的特权

叁——幕府统治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3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