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7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方案
指导思想
以“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为中心,认真研究近三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分析考点分布、命题特点,了解高考的最新变化;着力从学情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备考计划,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以全面育人为指针,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科学有序,重点突出,讲求实效。力争在2024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帮助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
备考思路
备考原则
全面备考,落实考点,夯实基础,力争突破(重点突破文言文、默写和作文)。
(二)备考顺序
(1)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1)、写作(1)
(2)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2)、写作(2)
(3)文学类作品阅读、语言文字运用(3)、写作(3)
(4)信息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4)、写作(4)
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训练反复穿插其中。
(三)备考策略
简单考点快步走,重难考点多回头,训练之后常反思。具体采用多线并行复习的方式。
(四)教学策略
探求高效的评讲模式,保证每节课都能讲练结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探究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标生实行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
四、备考措施
(一)强化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贵在积累,诵读和练习是语文积累的不二法门。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语文高考备考必须重视诵读这个环节,抓实早读时间。
诵读的内容可参见以下几点:
名句名篇。重点是新课标中规定的“高考古诗文60
篇”,达到会背诵,会默写。
2.文言文及文言实词、虚词、文化常识。通过《语文再读教材》扎实掌握五本教材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文言知识。
3.词语(包括成语)。一是日常中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语文一轮复习资料中的内容。
4.时文美文。自选和由教师推荐一些报刊上的最新时文,通过诵读,汲取思想精华,领悟写作技巧,积累语言材料。
5.近几年的高考和模考优秀作文。特别留意与自己喜欢的文体相同的文章,积累语言素材,掌握考场作文的一般写作规律。
(二)考点训练,实现突破
考点训练是语文备考的核心,考点的训练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并参照《新考案》高考一轮复习用书,掌握方法,逐步推进,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升能力。
(三)常抓作文,注重系统
用心经营好作文,在审题、立意、选材、文体、技巧方面反复练习,多做准备。教学中落实各种文体的要求,加强技巧训练,将逻辑清晰、语言出彩贯串于平时教学。训练可以整篇、提纲、段落等不同形式展开,练与评结合,评改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不同方式。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至少每月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另外,高考作文,“材料丰富”是一个重要的评分点,也是形成作文区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平时要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积淀,为作文备好原材料。
第一轮复习结束,学生应该能够对高考作文的各项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不管作文题目如何出,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四)作业、测试,加强落实
坚决贯彻学校和年级组对高三年级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对学生作业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五、具体复习安排(时间:2023年8月-2024年1月)
一轮复习关键词: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
目标定位:围绕教材,紧扣专题,搭建框架,构建体系。
(一)文言文阅读2023年8月1日——9月17日(约7周)
复习重点:先借助《语文再读教材》扎实掌握五本教材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文言知识,再通过训练高考真题、模拟题提高文言文阅读、答题能力。
①实词——重视积累(重点是“大纲”上规定的120个实词),巧妙推断具体语境中的词义。
②虚词——突出重点(18个虚词),辨明用法。
③断句——分析规律,掌握方法。
④句式、翻译——直译为主,避开误区。
⑤分析综合——全面理解、整体把握,重视人、事、理。
⑥主观概述——辨明题干要求,读懂文句意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2023年9月18日——11月5日(约6周)
复习重点:
①重视课本古诗词的复习和知识梳理。
②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做题,把握诗歌命题特点,掌握解答诗歌题的基本规律。
③关联教材,适度进行比较阅读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2023年11月6日——12月17日(约6周)
1.小说复习重点:
①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如:小说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小说的艺术特点,小说的叙事角度,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