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喟叹(kuì)迟疑不决鄙薄(bǐ)拈轻怕重

B.猝然(cù)坦荡如砥沮丧(jǔ)大气磅礴

C.窒息(zhì)入不敷出褶皱(zhě)望眼欲穿

D.焦灼(zhuó)高官厚禄瞥见(biē)鸦鹊无声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炫耀(yào)遗憾(hàn)循序渐进(xún)越俎代庖(zǔ)

B.嶙峋(lín)袅娜(nà)断壁残垣(héng)面面相觑(qù)

C.发髻(jì)混淆(xiáo)蔚然成风(wèi)吹毛求疵(cì)

D.睥睨(ní)睿智(ruì)分庭抗礼(tíng)熙来攘往(rǎng)

3.下列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声情并茂大兵压竟血脉相成世外桃园诀择

B.一如即往侃侃而谈举棋不定蜜不可分急躁

C.大言不惭心有灵犀锲而不舍光宗耀祖娴熟

D.后悔莫急五采缤纷万般无奈丝丝入扣署光

4.选出下列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的是()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罗摩衍那》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B.《童年》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用第三人称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阿廖沙。

C.《革命烈士诗抄》的作者是现代诗人萧三,此诗集收录了赵一曼、李大钊、夏明翰、吉鸿昌等革命烈士的诗歌。

D.格列佛在大人国,格列佛沾沾自喜地向大人国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历史,大人国国王却对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提出了质疑。

5.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_______________,故克之。(《曹刿论战》)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杨大伟带领全厂职工进行技术改革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他在鼓励职工们坚定信心坚持改革时引用了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这里的“她”是谁?这段文字出现在《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中?

二、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方山子传(节选)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鸣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①方山子:即下文的陈慥,字季常。②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光州州治在今河南潢川县。③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7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