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学问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是一件更大的乐事。一个人在学问上 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造诣,他会发现自己的心涵蕴万象,澄.( )
明通达,时时有jì( )托,时时在生展,他也决不会做出卑污下贱的事。《论语》记“颜子在陋巷,一箪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赞他“贤”,尤其因为他能乐道,换句话说
(节选自《朱光潜人生九论》)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澄.明
②jì 托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B.尽管C.如果D.虽然
(3)“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颜子”;也用以尊称对方。下列词语同样可以用来尊称对方的一项是
君
仆
愚
汝
(4)“学问是精神的食粮”,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
2.(8分)名篇名句默写。
??毕业在即,骊歌响起,我们将各奔前程。亲爱的同学,因为(1)“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何况我们在同一个城市。未来的人生之路,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一定要相信:(2)“ , 。”(李白《行路难》)让我们互相激励,积极进取(3)“ , 。”祝福你!亲爱的同学!最后,我们一起向老师告别,他们(4)“ , ”(李商隐《无题》)的奉献精神会时刻提醒我们度过永不怠惰的青春时光。
二、阅读。(45分)(一)
3.(7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
本文是如何从草木写到人,告诉我们人生道理的?
(三)
5.(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二: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
??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减)
??材料三: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四:
??“庭院深深深几许。”大概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变化无常,出人意料,“ ”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
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与山水画的兴起大有关系,它追求人为的场所自然化,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种
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以上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古典建筑都是左右对称的。B.园林建筑不考虑窗子的实用价值。C.封建社会晚期园林艺术停滞不前。D.中国园林建筑讲究整体有机布局。
(2)将下列诗句补充到材料四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阅读以上材料,具体说明中国园林建筑是如何实现“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的。
(四)
6.(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杨家埠的画儿冯骥才【注】
??由济南驱车出来,一路向东,顺顺溜溜几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