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创设课堂情境点燃学习数学热情 论文.docx

巧妙创设课堂情境点燃学习数学热情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妙创设课堂情境点燃学习数学激情

摘要: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教学艺术和数学的感染力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而在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情境创设方式探索点燃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第3学段的教学建议中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一线教师都明白: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已然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课堂上教师巧妙的情境创设不仅能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启发学生数学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为新课的顺利推进带来生机勃勃。怎样才能创设出符合我们教学需要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成为当前一线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部分课堂导入案例方式的分析,提出笔者的思考,旨在引发大家对本课题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1.以旧引新创设情境

如果数学教师上课开始就提出新的知识、新的概念,学生会感到很突兀,不知所措,根本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过来,如果教师能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处理到位,不仅能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还能带领学生思考新的问题,使学生对于学过的熟悉知识得到巩固,新知识学习更具有主动性,达到预期效果能事半功倍。

案例1:“完全平方公式”导入教学片段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多项式的乘法,你们还记得多项式的乘法遵循什么样的法则呢?

众生:遵循这样一个法则: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教师:同学们,黑板上有这样一道题,计算:,有同学是这样做的:

你们同意这样做吗?

学生1:同意,因为,所以

学生2:不同意,我的做法为:

教师:好,能够想到使用多项式法则来做非常好,但大家观察这个多项式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3:是两个相同的多项式相乘!

教师:非常好,对于这样的两个相同的多项式相乘,除了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呢?刚刚我们同学猜的是否正确呢?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探索。

教学分析:上课前开门见山,创设情景通过直接提出问题是激发学习的兴趣。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对前一节课知识点的简单复习,直接呈现作业中很多学生做错的典型例题题,引起了学生再次对问题的反思,既启发了学生想到使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启迪了智慧,又不知不觉的转到了对新知识的学习,诱发了思维,而学生也能非常投入地进入求知状态。

2.构思趣味性问题创设情境

使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进研究发现的状态中。教师趣巧构思妙味性问题,不仅能紧扣教材,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案例2:“证明”导入教学片段

教师:观察图(1)试判断点A、B、C、D两两相连的线是直线还是弯曲的?

观察图(2),线段AB与CD哪个长?

观察图(3),判断线条a、b是不是直线?它们有什么特殊位置关系?

图(1)图(2)图(3)

教学分析:“证明”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经历探索一些问题时,由于“直观判断不可靠”,初步感受到证明的必要性。学生看到以上图片时,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学生的答案也各不相同。教师再利用平移等方式将研究对象放到一起,帮助孩子们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时孩子们自然感受到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但仅凭观察是不够的,所以正确地认识事物,不能单凭直觉,还要加以证实!

3.实物演示创设情境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播放的形式来创设情景,再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们去小组讨论去思考,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案例3:展开与折叠

教师:(手拿学生综合实践课的作品)综合实

践课上,老师展示了将一叠彩纸变成了一束

漂亮的百合花,还记得我是怎么变的吗?

学生:记得,通过折叠。

教师:从空间的角度看,彩纸可看作平面图形,

百合花是立体图形,也就是通过折叠,可以将平面

图形变为立体图形。

(板书: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教师:这是一个粉笔盒(手拿粉笔盒),我现在沿着它的一些棱剪开,可以变为一个平面图形,也就是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分析:通过展示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制作的百合花,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吸引学生注意,进而容易想到折叠。再通过展示粉笔盒的展开过程,让学生观察,初步感受立体图形可以展开为平面图形。这种通过动手操作,再实物展示,更直观更具体,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增进学生的动手体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