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09纲要上册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解析版).docx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09纲要上册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筹备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49年10月1日。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成立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②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背景

国内

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国际

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措施

土地改革

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时间

1950—1952年

意义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背景

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措施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

结果

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抗美援朝

原因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概况

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要求开赴朝鲜。

②经过五次战役,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意义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政策。

外交成就

建交热潮

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国建交,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参加日内瓦会议

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

成果

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意义

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确认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确认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参加亚非会议

特点

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影响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济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

提出

1953年

内容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

1953—1956年

意义

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一五计划

时间

1953-1957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政治制度建立

确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构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作用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思想

作用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地位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变革

社会性质的变革

过渡时期从社会性质上来说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体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特点,这是过渡时期的本质内涵。

经济基础的变化

过渡时期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并存。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逐步建立。

政治制度的进步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