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综述.docx

近十年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综述.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近十年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综述

?

?

?

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相关文献,概述了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模式、目的及作用、理论基础、原则等八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评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今后该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综述

一、近十年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一)评价模式方面

研究者认为,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开始实施直至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奖惩性评价模式,不少人认为该模式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过去,以奖励和惩处为目的,弊端很多,故对其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然而,也有人指出奖惩性评价模式具有合理性,认为它是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要求。

为了克服奖惩性评价的弊端,研究者引入了发展性评价模式,它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由于它将教师评价的功能转变为激励与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并与教师成长规律相吻合,故自出现之日起就备受好评。但也有人认为,该模式以教师发展为价值取向,颠倒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会使教师的评价可能有失公正,因此,并不一定能带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鉴于发展性评价的局限性,又有人主张采取奖惩性与发展性评价有机融合的复合评价模式,认为该模式是一种更高水准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学的特点,构建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辅以奖惩性评价的教学评价制度,寻求二者的契合点,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研究的突破。但是,也有不止一位学者指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是两种目的截然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两者不能合二为一加以运用。

由于发展性评价缺乏可操作性,复合性评价尽管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尚处于研究探讨阶段,所以,奖惩性评价仍是实践环节采取的主要方式。

(二)评价目的和作用方面

有学者认为,关于教育评价目的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就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而言,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价目的的实然分析及其应然选择方面,尤其对后者讨论较多,意见也不尽一致。

在实然分析方面,多数人认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评价目的不明确和评价目的有偏差的问题,致使教学评价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时还会严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在教学评价目的的应然选择方面,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教学评价既以管理为目的,又以发展为目的,管理有利于教学效能的核定,发展则有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多数人对此表示赞同,王汉澜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对这种双重目的性予以了肯定。另一种认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促进教师的发展。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提高、发展和完善,奖惩是手段,手段背后才是目的,“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是错误的说法。发展性评价是对“奖惩性”评价的继承和发展,将教师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并以对立关系进行探讨不妥。

笔者以为,存在上述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对“奖惩”一词的认识存在差异,应宽泛地理解“奖惩”,它实际代表的是一种管理,而非简单意义上的奖励和惩处;二是对“目的”一词认识的角度存在差异,从教学评价的现实目的来看,理应包含管理层面的内容,但其长远目的或是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三)评价理论基础方面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最初是在哲学、教育学、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近年来,随着管理学在我国研究日渐活跃和广泛,管理学的有关理论也被应用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领域。同时,传统学科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分化和综合所产生的新的研究成果有些也被充实到高校教学评价方面。

纵然如此,与国内快速发展的高校教学评价实践相比,理论研究仍然还是大大滞后了,为了减少高校教学评价的盲目性,为了使高校教学评价在借鉴国外经验时增添一些理性的成分,为了尽快建立起成熟的、本土化的高校教学评价理论,理论研究者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四)评价原则方面

从以往研究来看,不少人在进行教学评价研究时都对评价原则进行了分析归纳,如王斌华认为有十条教师评价原则,其中绝大多数对于评价教学都是适用的,台湾学者何英奇认为教学评量具有十三条原则。上述二人的观点不失代表性,除了科学性、客观性等任何教育评价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外,他们所认同的教学评价原则还包括:民主化、全面性、保密性、信息反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原则,其他一些研究者的归纳与之类似。

研究者在研究及实践时,不足之处即在于总结出的评价原则通常具有普遍性,而缺乏特殊性,其指导意义往往会因此大打折扣。如,不少人都疏忽了保密性,殊不知对于教师教学评价而言,没有保密性的约束,评价结果易于外露,评价不仅可能起不到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再如,对于评价结

文档评论(0)

138****80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