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中的中国位势与政策方向.docxVIP

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中的中国位势与政策方向.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中的中国位势与政策方向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在未来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优劣势分析

(一)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浪潮中优势明显,但一些突出短板也难以在短期内补足

由于体量规模巨大等原因,我国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有着显著差异,经济发展的完整性、多样性非常强。总的看,我国在全球新兴产业竞争中取得较好成效的可能性很大,有望不断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上的跃升。

1.数字经济发展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实现更大发展的各方面要件比较齐备。

尽管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我国总体上已经在新技术发展应用的全球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以数字经济发展为例。2016年,从总量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大约为22.77万亿人民币,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从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来看,我国尽管依然落后于美国(59.2%)、英国(54.5%)、日本(45.9%)等主要发达国家,但发展势头更迅猛,从1996年的5%左右快速提高到30.61%?(马化腾等,2017)。从代表性企业层面看也是如此,我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独角兽”企业数量也是如此,以BAT为典型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都已经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各方面要件比较齐备,具备乘势而上的良好机遇。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全球具备这一综合性优势的国家很少。一是具备超大规模多层次国内市场的独特优势。这是历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领先地位的国家的共同特征之一。我国一个突出的优势是,庞大的中产阶级人群的消费习惯未被锁定,对新产品、新模式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这为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试错空间。二是我国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相对领先的IT基础。需要看到,尽管我国在这两方面都不是最顶尖水平,但全球同时具备这两方面坚实基础的国家也很少。三是人力资本提升的长期努力正“开花结果”。我国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高。除此之外,我国在长期规划能力、商业模式创新、跨产业协调协作能力等方面也有着相对优势。

2.核心技术不掌握等突出短板在短期内还很难补足。

除需要迈过的中短期阶段性关口之外,还有一些中长期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包括核心技术能否取得突破、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设问题、国内垄断性行业深化改革问题,等等。以能够在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的问题为例,持续快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无疑仍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尽管在很多时候带有偶然性色彩,但也遵循着一些基本规律。其中一点就是,新技术突破普遍要以长时期的基础学科积累为重要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我国近年来RD投入绝对量很大,占GDP比重也在快速提高并超过了OECD国家平均水平,但一方面这只是流量概念,而在存量上我国与领先国家还有明显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研发投入还存在着基础研究比例偏低的结构性缺陷,因此盲目乐观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数控机床、先进材料、生命健康等一些关键领域,我国要想取得全球领先地位还任重道远,有些可能在未来15—20年内都难以实现。

(二)新的后发经济体开始成长为我国推进全球化布局、提升产业影响力提供了机遇,但要警惕国内产业过快转移在内外部产生的长期负面影响

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产业梯度转移不可避免。总的看,在国内一些传统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的时刻,能够寻找到“出口”是好事。但通过观察一些发达经济体曾走过的路,我们需要警惕产业过快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1.新的后发经济体开始成长为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了良好机遇。

最近几年,国内钢铁、石化等基础性行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带来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还拉低了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了一些担忧。未来几年中,在汽车制造等一些行业中有可能出现类似的产能过剩现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国内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快速上涨,一些传统行业从长期看在国内已经缺少发展空间甚至还要收缩。因此,如果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框架下,实现这些产业向南亚、非洲一些国家的有序转移,既为国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腾挪出资源和空间,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布局中增强话语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标准竞争的过程中,如果我国能在产业对外转移过程中实现国内标准的更广泛传播应用,将为长期中提高产业链、价值链掌控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如果把握不好国内产业向外转移的时机和节奏,将带来很多长期隐患。

可能出现的长期隐患,既有来自国外的,也有来自国内的。从国内外竞争角度看,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产业转移和外包是培养潜在竞争者的“最好手

文档评论(0)

136****0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