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DB14/T720—2012
ICS65.020P8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720—2012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2012-12-31发布2013-1-3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
DB14/T720—201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计原则 1
5设计程序 1
6中央分隔带绿化 2
7路侧绿化 2
8互通立交区绿化 4
9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站区绿化 4
10取弃土场绿化 5
11隧道口、特殊景观点段绿化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山西省高速公路绿化推荐主要树种 7
II
DB14/T72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兵、贾春峰、王建辉、周鹏、罗霄霞、王意龙、贺胜义、刘凤、王东卫、曾厚波、张凯、王振、杨记芳、高伟、穆江山、文元龙、白彦赟、马旭文、李沛沛、李文辉、朱二刚、贾凡、丁一哲。
1
DB14/T720—2012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绿化设计要求及植物材料选择参考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其他等级公路的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JTJ002-19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GB04-20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JT/T644-2005公路绿化术语
JT/T647公路绿化设计制图LY1000容器育苗技术
D14/713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14/7135主要绿化树种质量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3术语和定义
JTJ002-1987、CJJ/T91-2002和JT/T644-2005界定的术语和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的术语均适用于本文件。
4设计原则
4.1应与道路安全、路基防护设计相结合,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4.2应优先考虑植被恢复和防治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兼顾美化和景观效果。
4.3应选择成活率高、寿命长、养护成本低和管理较粗放的绿化树种,不得引进入侵树种。
4.4绿化效果应与周围景观、自然环境相协调,创造优美和谐的行车环境。
5设计程序
2
DB14/T720—2012
5.1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外业勘测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5.2外业勘测阶段需要调查项目沿线的地形地貌、行政分区、植被类型、气候因子、土壤类型等。
5.3初步设计阶段应提供设计说明书附在工程总说明中,拟采用的植物选择及特性表、植物配置表,景观工程数量表等表格,绘出典型路段横断面、互通立体交叉、服务区、隧道洞口、取土场、弃土场等典型公路区段的绿化设计图,并给出设计概算。
5.4施工图设计阶段除提供初步设计阶段的表格和图纸外,还应提供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内容执行交公路发[2007]358号。另外提供互通立交、场站等的绿化平面施工大样图和竖向施工设计图,并给出设计预算。
6中央分隔带绿化
6.1一般要求
6.1.1能满足防眩、引导视线、绿化美化、丰富路域景观功能。
6.1.2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种植单元的长度应根据设计速度合理确定,宜每隔一定距离变换植物种类或种植形式。
6.1.3绿化区域应回填30cm以上的种植土,均匀覆土后不碾压,经人工推平后即可。
6.1.4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或等于3.0m时,绿化植物宜采用规则式布置;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3.0m时,绿化植物宜采用自然式布置。
6.1.5绿化植物应耐修剪、耐旱、无病虫害、生长速度慢,应选择绿期长的植物。
6.2设计要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1T 929-2012 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重点道路、河流、铁路绿化带.docx
- NYT 2377-2013 葡萄病毒检测技术规范.docx
- GB 19430-2013 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NYT 2298-20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docx
- NY∕T 2744-20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 核酸斑点杂交法.docx
- T_CASME 663-2023 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规范.docx
- GBT 32074-2015 无损检测 氨泄漏检测方法.docx
- NBT 42075-2016 无人值班小型水电站监控技术规范.docx
- T_BPCT 001-2024 氘代氯仿氘代率的测定 核磁共振波谱法.docx
- NB_T 11217-2023 智能开关用控制系统技术要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