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西传统节日饮食中的文化差异
节日作为一年中带有文化含义的日子,是人们群居生活中习俗的
集中体现。传统节日是各种节日中最能展示民族文化、体现民族情感
的特殊日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饮食从最初只为果腹发展成为人
们传达节日美好愿望的主要方式。节日饮食则是节庆活动中不可缺少
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中国人民和西方国家人民对节日食品的注重程
度不同,但各国独具特色的美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中国节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中国社会是由农耕社会发展
而来的,节气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因而国人对于岁时节气很是看重,
进而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等。中国人崇尚健康长寿,并主
要通过饮食来实现。《尚书·洪范》所称“食为八政之首”,《管子》
中就有“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哲学讲究顺应天时、天人合一,中
国人的饮食观重视人体、饮食和自然时序的相互对应,这样身体健康
才有保障。所以,重视饮食的中国人在庆祝中国节日时,做美食、品
美食(尤其是顺应岁时传统的美食)是重中之重。(陈忠明《饮食风俗》)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
宗教色彩,如情人节(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基
督教纪念耶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基督
教纪念耶稣诞生),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西方
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
中国漫长。(《外国习俗丛书》)
一、饮食习俗内容在中西方节日文化中所占比重不同
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占据重要地位,庆祝活动在西方传统
节日里占据主要地位,饮食习俗内容相对较少。
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都有自己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像元宵节吃元
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大年初一吃饺子。饮食文化是我
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说明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多彩多
姿,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有密切关系,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显著
特点。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在农业社会形成,当时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不
高,农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活动,当时人们的愿望就是满足基本
需求。平常时候的饮食内容不是很讲究,但是过节的时候,也希望改
善一下生活,所以食品成了当时节日的一个符号。当然饮食不是节日
的全部,像是春节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节日,守岁、放爆竹、拜年等节
日活动也占据了春节的很多内容。
反观西方的传统节日,西方传统节日的制定大多与宗教有关,
确切的说是和基督教有关。由于西方人对耶稣的信仰,复活节、圣诞
节才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也正是由于这个信仰,是的节日意义成
为对耶稣的纪念。对于一个基督教徒来说,复活节和圣诞节是一场神
圣的,在节日当天,他们所做的纪念活动是与宗教有关,与庆祝相关,
饮食对于他们不是那么重要。复活节之所以滚彩蛋,是因为彩蛋象征
着耶稣复活的坟墓,用羊来祭祀也是基督教徒的古老传统。基督教认
为,耶稣是救世主,来到人世是为了搭救他们,这样一位救世主的出
现当然要庆祝了,在圣诞节餐桌旁多放一把椅子,也是为耶稣准备的。
感恩节源自美国,当初这批新移民来到美洲,什么都不懂,也无法适
应当地生活方式,是当地的印第安人教会了他们如何狩猎、捕鱼和种
植玉米、南瓜等生存方法。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特设立感恩节
以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情。由此可见,西方传统节日里庆祝纪念活动还
是占有较大比重的,饮食习俗的内容相对较少。(王衔军《中国民俗文化》、
耿卫忠《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
二、中西方饮食习俗来源、寓意不同
中国:源于岁时,寓意祝福美满
在中国,作为传统节日的代表,春节是春天乃至一年中最重要的
节日。在汉魏以前,人们将农历立春之日作为春节,食品为春饼、春
盘、屠苏酒、立春是一年的开始,古人在这一天有劝人更重的习俗,
农耕劳作需要强壮的身体,因而春饼、春盘、屠苏酒这三种有利于身
体健康的食品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到了近代,劝人耕种
的习俗逐渐淡化,食品更多的蕴含了新年吉祥如意、财源广进、阖家
幸福之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象征“团团圆圆”,做生意的人把元宵叫做“元
宝”,不仅因为两者形似,而且吃元宵就象征着“招财进宝”;清明
有煮鸡蛋的习俗,据说吃了清明煮的鸡蛋,一整年都不会头痛,清明
还有吃芥菜的习俗,闽东一带百姓在清明这天吃芥菜和大米煮的“芥
菜饭”,保佑自己不长疥疮,这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身体健康的追求。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