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代史新题赏析(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o中国教育出版网\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大意是: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破坏了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食物。”
汉景帝也说过:“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如谷物和桑麻。”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五“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六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o中国教育出版网\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作物。
——摘自中学历史课本七年级下册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举例说明汉代实行这种政策的具体做法。
(4)材料四反映的是唐朝的哪个盛世时期?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形成这盛世的原因。
(5)材料五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6)根据材料六回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o中国教育出版网\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o中国教育出版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元世祖重视农业的发展。多次下令……
(1)中国古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描述了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的史实,但其具体措施没有。你能为其补充完整吗?
(5)结合材料,说说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小林正在写一篇关于古代一场战役的论文,其中的关键词有“赵国”、“纸上谈兵”、“坑杀降卒四十万”等,小林的论文是关于哪次战役的?()
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桂陵之战
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哪幅?
\o中国教育出版网\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o中国教育出版网\,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o中国教育出版网\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开通 B.生产工具改进
C.市民阶层壮大 D.南方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下面哪一项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C.自然条件优越D.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下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o中国教育出版网\
A.半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从下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o中国教育出版网\
A.河姆渡居民已经学会了挖掘水井,饮水方便了
B.它反映了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
C.半坡居民已经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专题6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专题7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8科学技术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9思想文化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新题赏析课后练习.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真题赏析(上)讲义.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真题赏析(下)讲义.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串讲讲义.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新题赏析(上)课后练习.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新题赏析(下)课后练习.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赏析(上)讲义.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赏析(下)讲义.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串讲讲义.docx
- 人教版历史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二战之后的世界(一)讲义.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