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29.240.01F21
备案号:21264-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57—2007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ofarcsuppressingcoilapparatuswithautomatictrackingandcompensation
2007-07-20发布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DL/T1057—2007
目次
前言 I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功能和构成 3
5使用条件·4
6分类 5
7成套装置技术要求 5
8主要部件技术要求 6
9检验规则-13
10试验方法和要求.·14
11标志 18
12包装 18
13制造厂应提供的资料·19
14运输和贮存·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项目 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成套装置特殊试验 22
参考文献 24
IⅡ
DL/T1057—2007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的安排制定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近年来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技术已获得长足的进步,以原有无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为基础开发成功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有效地改进了消弧线圈,更好地体现了谐振接地方式的优点,在我国配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类装置已独具专门技术性能,1988年颁布的GB10229—1988《电抗器》中的第七篇消弧线圈主要适用于无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已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其技术要求,需要制定专用的技术条件。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研发和制造已日趋成熟,为统一和明确其基本技术要求,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该装置在我国的实际生产和应用情况并参考GB10229—1988制定了本标准,以满足国内对该类产品生产、测试及运行的需要。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顺特电气有限公司、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旭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市恒山通用电气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国庆、姜新宇、刘味果、杨旭、师冬霞、张瑞红、易兆林、王建忠、李瑞桂、顾精彩。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DL/T1057—2007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基本功能和构成、使用条件、分类,成套装置和主要部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设备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6kV~66kV电压等级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本标准不适用于无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正式版)D-L∕T 1301-2013 海底充油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300-2013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冲击试验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299-2013 直流融冰装置试验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298-201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规程.docx
- (正式版)D-L∕T 1297-2013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docx
- (正式版)D-L∕T 1296-2013 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技术规范.docx
- (正式版)D-L∕T 1294-2013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脱离器使用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293-2013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使用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291-2013 基于SDH的电力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规范.docx
- (正式版)D-L∕T 1290-2013 直接空冷机组真空严密性试验方法.docx
- (正式版)D-L∕T 1056-2019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053-201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docx
- (正式版)D-L∕T 1052-2016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050-2016 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docx
- (正式版)D-L∕T 1048-2021 电力系统站用支柱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接收准则.docx
- (正式版)D-L∕T 1048-2007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docx
- (正式版)D-L∕T 2004-2019 直流电流互感器使用技术条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