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州省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联考(一)语文试题.docx

2024贵州省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联考(一)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省高二年级阶段性联考(一)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逻辑是在中国传统学术与文化这一特定的思想生态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脱离这个思想生态,我们就无从讨论中国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支撑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和演变的中国逻辑,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借助西方传统逻辑教学体系整理而得到的“名辩学”。因此,需要我们从逻辑与哲学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

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般把“辩”作为中国逻辑的对象,解为论辩、辩学等,即使出现了“辨”,也作通假字解,基本上不作区分。按照一般的理解,逻辑主要是思维活动与过程,而论辩则更多地表现为语言及其他相关的活动与过程,所以,以论辩为主的这部分学说还不能构成中国逻辑的主体内容。如果将“辩”解为“辨”,则不仅包括了言谈辩说的语言活动,也可以扩展到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辨”就与先秦时期察实、辨物而度类的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也与不同阶段中国哲学讨论的相关主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辩”,如果作为具有论证的工具,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辩”作为语言及其他相关的活动与过程,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商周时期,“学在官府”,士阶层还没有独立存在的条件。春秋时期,诸侯国养士之风盛行,私学开始出现,其中以儒、墨两家最为活跃,被誉为“显学”。各诸侯国也争相礼贤下士,为百家争呜局面的形成提供了人才基础。

诸子在阐述各自思想学说的过程中,往往引述《尚书》《诗经》等有关史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样,从同一史料出发引发出不同的主张。这就要求诸子采用言谈辩说的方法去阐发和论证自己的观点,批判和反驳他人的主张。

诸子对“辩”的态度是不完全一样的。孟子在“距杨、墨”的过程中,虽不愿辩,但也不得不使用“辩”这种方式—“予岂好辩战,予不得已也”。荀子认为辩是君子的一个基本条件,明确提出,“君子必辩”。他认为,辨的目的不是争胜,而是教化礼义、“接人用担”(用桨引人上船)的“兼术”。

墨家设有“谈辩”一科,主张“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同时,墨家也把“辩乎言谈”看作是贤良之士”的基本条件。但与荀子不同,墨家却主张,“辩,争彼也。辩胜,当也,辩则争胜。

韩非子认为,辩是不法、无法或空洞、无实际功用的言论与谈说,视之为“流行之辞”。辩说流行对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有直接的危害,具体来说,辩说流行可以使人疑法、坏主、乱世,甚至亡国。因此,对这些“淫辞”“辩说”必须加以铲除。

诸子的基本认识说明,“辩”明显带有各冢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并不是具有一般性的逻辑论证工具,而是带有表达和阐发各自主张的论辩术。

先秦时期,中国逻辑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正名”,也就是名实关系的基础是察实、分物而归类,实现对名的正确认识。在这一点上,先秦诸子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虽然诸子的思想主张不尽相同,但对正名基础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都以“辨同异”为出发点。韩非有“省同异”,荀子有“辨同异”,墨家有“明同异”等等,都是以辨明同异为基础,来达到正名的目的。

如果我们以“辨”取代“辩”,那该如何来重新理解中国的逻辑呢?在此,以最为经典的墨家之“辩”为例:“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对这段话理解的关键是如何解释辩。如果将其解为论辩、辩说,那么,“辩”所涉及的六项任务仅仅依靠辩”是不能完全实现的。吴毓江所撰《墨子校注》中有“‘辩’,陆本、茅本作‘辨’”之说。如果将“辩”解为“辨”,则不仅包括了言谈辩说的语言活动,也可以扩展到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辨”就与察实、辨物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以正名为核心,“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可解为:用名来模拟实,用辞来表达名的意义,用说来解释名具有这种意义的根据。辨的目的是“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探究万物之本然,对各家之言作出评判;辨的方法“以类取,以类予”,就是分类和归类,是一个完整的正名过程,而不是与西方传统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作简单对应。

同样,对荀子《正名》的解读,也有类似的问题,荀子提出:“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

文档评论(0)

无名之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