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感于徐志摩的诗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感于徐志摩的诗歌

有感于徐志摩的诗歌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因为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是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的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徐志摩自然美意象美民族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新文学,

无疑是从反传统起步的,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叛逆者无可回避的文化基因仍然对他们产生着深层的影响,即便像徐志摩这样始终坚持了西方人文精神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立场的现代诗人,在他的新诗创作中,也仍然较多地受制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甚至构成了他诗艺美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哀而不伤的中和美

在儒家“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的审美习尚。这一审美习尚对中国的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从孔子的“思无邪”直至明代朱熹的“中庸主义”,中和之美已发展到了极端。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者,这种审美标准不乏其消极意义,为后世许多革新者所极力抨击,但它也确有可

取之处,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

正是继承了它积极的一面,明确提出要“用理智来节制情感”,主张和谐、含蓄、蕴藉,反对感情的一泻无余。

二、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

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感情的本真和意象的清新、自然上。

诗是诗人人格的表现,正如诗人本人一样。徐志摩在诗中表现出的感情率性而真挚,没有丝毫的伪饰,是他那单纯的自由、爱、美的信仰的率真表现。

三、丰富奇特的比兴美

作品要达到含蓄必须与赋比兴相结合。钟嵘在《诗品序》中明确地把含蓄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结合起来,认为含蓄靠赋比兴来表现。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徐志摩的诗长于想象,善用比拟。四、清新雅洁的意象美

作为一位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人,徐志摩对自然的偏爱比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理想分不开。他认为生活是痛苦的,只有自然是纯洁的,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最好的办法是回归自然的单纯,与老庄的返朴归真有相通之处。

五、优雅柔美的意境美

作为一位追求完美的性灵化诗人,徐志摩作诗当然不会忽视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分诗作,都有他独辟的艺术境界。

六、声韵调谐的韵律美

作为“新月派”倡导新格律诗的中坚之一,徐志摩主要是有感于自由诗在思想和艺术形式上的缺憾,所以反对放纵和直露,主张理性和节制;既如此,必然要求合度的表现,必然要求诗歌追求格律,希望诗人戴着镣铐跳舞;由此,志摩为诗毕生追求韵律美。当我们考察古人为诗对于韵律的观点时,可以发现在这一点上他对中国古代诗歌之精华的绝佳继承。

七绘画美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这部分诗歌明显的带有抒情的神韵,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其次,从音律上看,徐诗是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闻一

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徐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以三个“飞扬”,三个“消溶”进行抒情,分别以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想象独特,尤其是他的抒情诗,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在散文诗歌《婴儿》中:“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

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