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浅谈儒家家庭伦理思想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眼中,家都显得至为重要。中国古代“家国
天下”并举,而家居于首位,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与天下只是
家的放大,社会关系也不过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因此,家庭在中国的
传统社会中占有中心地位,与这一现实相适应,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
求也是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的。《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
大。”这句话是说,仁就是爱人,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也就是首
先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
关系,相应的儒家家庭伦理也就包括“夫义妇顺”、“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等内容。
父子关系是古代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是
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要求。“父慈”与“子孝”是相对的,一方
面,父亲要爱护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子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孔子
说“父父,子子”,就是要求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
样子,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反映了父子间相互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父母亲应当养育子女,子女则应孝敬父母。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儒家更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儒家
看来,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不辞艰辛养育了儿女,对儿女
那份浓浓的亲爱之情,使得儿女自然而然地依恋父母、敬爱父母,报
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克尽孝道是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儒家专门有一
本讲述孝道、孝治思想的经典—《孝经》,汉代列人“七经”。从汉
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汉代举孝廉的官吏选拔
制度甚至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最基本标准,足见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
中的地位。
所谓孝,是指赡养和敬爱父母。儒家认为,作为子女,应当竭尽
全力使父母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照顾,“事父母,能竭其力”;子女应尽
可能地承担一切事务,有酒肉美食要让给父母享用,“有事,弟子服
其劳;有酒食,先生撰”。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儒家还认为,
对父母的孝不仅在于养,还在于以合适的礼节、礼仪侍奉父母,“生,
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的时候,应当按照礼
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以后,应当按照规定的礼节埋葬,死后还应按时
以礼祭祀。儒家认为丧礼应当丰厚,对父母应当实行厚葬,还应当为
父母守丧三年。儒家对于丧葬之礼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这一点在先
秦曾遭到墨家的批评。
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不仅是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真
实情感的体现。对父母的亲爱之情是人天生具有的。孟子说:“孩提之
童,无不知爱其亲也。”正是由于对父母的这种依恋之情,为了不使
父母为自己担心,孔子要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对父母
的爱,使得子女时时把父母的身体状况记挂在心上,“父母唯其疾之
优”。父母辞世,子女因对父母的爱和思念而“食脂不甘,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痛失亲人的子女怎能咽得下肥甘美肉?怎么心情快乐?孔
子主张对父母厚葬和守三年之丧,都是出于子女对父母的爱恋之情。
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
乎?-”子女出生以后,要经过三年才可以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难道
作为子女,对父母的三年之爱也没有吗?在孔子看来,三年也不足以寄
托子女的哀思。由此可见,子女对父母的孝主要在于那份真挚的感情。
父母无不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体现,是人之
天性使然,所以儒家在这一方面论述不多。但是父母如何爱护自己的
子女,却是大有学问。儒家认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养而不教,
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在传统社会中,父母爱护子女,不仅在于生
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子女成才。儒家充分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在人的
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孟子之能成为继承孔子之志、光大儒学的“亚
圣”,与其母亲的家教是截然不可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为后来
的父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正是由于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因而在侍奉父母的日常生
活中,要始终保持虔诚愉悦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孔子称
为“色难”。但作为子女,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让父母顺心。在父
母有什么不对的时候,固然应当婉转劝阻,“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但在父母不接受劝谏之时,仍然要恭敬地侍
奉父母,任劳任怨,而绝不应怨恨父母。因此,儒家特别强调对父母
要有尊敬的态度。孔子严厉批评那种对父母只养不敬的态度,他
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如果对父母只养不敬,那和养犬马有什么不同呢?孟子也表达了同样的
态度:“食而弗爱,泵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对父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