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眩晕症的概述.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眩晕)概述

眩晕是以目眩与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仆倒等症状。西医学中的良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梅尼埃病、高血压病等以眩晕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有关眩晕的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眩”。该书对眩晕的病因病机有较多描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气郁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东汉时期,对眩晕的病因、治则治法有了新的认识。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并设有专方论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唐宋时期,对眩晕病因的认识更为全面和丰富。宋·严用和首次提出六淫、七情致眩之说,其在《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此语强调了眩晕致病因素的多样性。

金元时期,进一步完善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理论。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主张眩晕应从风火立论。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力倡“无痰则不作眩”之说,并提出当“治痰为先”。

迨至明代,对于眩晕发病又有了新的认识。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能作眩”,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虞抟《医学正传·眩运》言:“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指出治疗眩晕当根据不同体质进行辨治。此外,该书还记载了“眩运者,中风之渐也”,已明确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认为眩晕是中风之先兆。

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本方由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栀子、黄芩、益母草、朱茯神、首乌藤组成。若口苦目赤,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川楝子、夏枯草;若目涩耳鸣,腰酸膝软者,加枸杞子、生地黄、玄参;若目赤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或佐用当归龙荟丸;若眩晕剧烈,兼见手足麻木或震颤者,加磁石、珍珠母、羚羊角粉等。

2.痰湿中阻

临床表现:眩晕,头重如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本方由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若呕吐频作者,加胆南星、天竺黄、竹茹、旋覆花;若脘闷纳呆,加砂仁、白豆蔻、佩兰;若耳鸣重听,加郁金、石菖蒲、磁石;若头痛头胀,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者,宜用黄连温胆汤。

3.瘀血阻窍

临床表现:眩晕,头痛,且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多伴见舌下脉络迂曲增粗,脉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本方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鲜姜、大枣、酒组成。若兼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症,加入黄芪、党参;若兼心烦面赤,舌红苔黄者,加栀子、连翘、薄荷、菊花;若兼畏寒肢冷,感寒加重,加附子、桂枝;若头颈部不能转动者,加威灵仙、葛根、豨莶草等。

4.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神疲自汗,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代表方:归脾汤。

本方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组成。若气短乏力,神疲便溏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若自汗时出,易于感冒,当重用黄芪,加防风、浮小麦;若脾虚湿盛,腹胀纳呆者,加薏苡仁、扁豆、泽泻等;若兼见形寒肢冷,腹中隐痛,可加肉桂、干姜;若血虚较甚,面色白,唇舌色淡者,可加熟地黄、阿胶;兼见心悸怔忡,少寐健忘者,可酌加柏子仁、酸枣仁、首乌藤及龙骨、牡蛎。

5.肾精不足

临床表现: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益髓。代表方:左归丸。

本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川牛膝、龟甲胶、鹿角胶组成。若见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者,可加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