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烹饪概论》重点知识
一、基础知识
1.味觉艺术是烹饪艺术的核心内容。
2.元朝宫庭菜点以蒙古风味为主,并充满了异国情调。
3.江苏风味由淮扬、金陵、苏锡、徐海等四大地址风味组成。
4.用火熟食标志着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
5.我国寺院素菜,其真正产生的时刻应该是南朝。
6.五味指药物和食物所具有的辛甘酸甜咸五种不同的味道。食物不同的味道具有不同的作用。甘缓,酸收,
苦燥,辛散,咸软,乃五味不同的作用。甜味能供给营养能量,增进新陈代谢,治虚证。酸味能收敛固涩,
中和碱性胺为铵盐,增加静电引力,止汗,止血,止下。苦味能增高生物膜表面张力和它的相变温度,健
胃、清热、泻火。辣味能减少生物膜表面张力,增加其热运动,行气、活血、发汗,退热。咸味能增加体
液渗透压,具有溶化、解凝、稀释、消散作用。
7.烹饪上最先用煤是在东汉末年。
8.以蔬食为主的食谱,宋朝林洪的《山家清供》和清朝薛宝辰的《素食说略》当属佳作。
9.“烹饪”一词,最先显现于《周易》。
10.“本味”概念首见于《吕氏春秋》的篇名。
11.鼎的显现,乃是古老烹饪的开始。
12.中国筵席有聚餐式、规格化、程序化、社交化四大特点。
13.医食相通的制度,从周朝已开始。
14.辩证施食与饮食有节的观点,是中国烹饪科学的重要内容,是食治养生这一传统营养观念的主体。
15.“烹饪”一词,最先显现于宋朝韩驹的《食煮菜简吕居仁》中“空费烹饪功”。
16.食与自然的重要论点有人与天地相应(《黄帝内经》)。饮食之道法自然(《道德经》)。阴之所生,本在
五味;阴之所宫,伤在五味(《黄帝内经》)。法食和正食(佛经)。医食相通(《黄帝内经》、《周
礼》)。五味调和(医家、杂家等)。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孟子》)。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苏易简)。
饮食四方异宜(欧阳修)。
17.《饮膳正要》是营养卫生与烹饪调和结合得很紧密的一部医学专著,这部书由元朝宫庭饮膳御医忽思慧编著。
18.若是说民间饮食是中国烹饪的基础,那么,宫庭饮食那么是中国古代烹饪艺术的顶峰。
19.山东风味要紧由济南菜和胶东菜组成。
20.中国烹饪学是以研究中国烹饪文化及其内涵——烹饪科学、烹饪艺术为要紧内容,揭露中国饮食文化进展规
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
21.指导千家万户主持厨务的中馈进行烹饪的食经,宋朝浦江吴氏《中馈录》、清朝曾懿《中馈录》、清朝顾仲
《养小录》皆很有价值。
22.医食相通的传统和制度,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来看,事实上确实是将医疗和食养紧密地结合起来。
23.“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始见于《礼记,礼运》。
24.青铜器的显现及在烹饪饮食中的利用,对中国烹饪历史一样具有划时期的意义。它既象征着中国饮馔器具已进
入金属时期,也增进了中国烹饪技术的进展和提高,从而使烹饪进入了青铜器烹饪时期。
25.种植、养殖是烹饪原料的要紧来源。
26.“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出自于战国至东汉时的《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
27.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闻名菜点。如蒙古族的烤羊腿,哈尼族的竹筒鸡,纳西族的麻补。
28.1958年,在周总理建议下,谭家菜在北京饭馆落户,进展至今。
29.五味调和包括滋味之和(甘苦酸辛咸之滋味与气味)及性味之和(烹饪原料温凉寒热的性质)这两种含义。
30.清朝李渔提出: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
31.傣族人的婚宴酒席,多数要有一碗象征吉祥的白旺。
32.从先秦开始,中国烹饪就有了东西南北区域性的饮食不同,秦汉以后,区域性的地址风味食物更强烈的表现出
明显的区别,进展到清朝,地址风味流派形成稳固的局面。
33.胶东菜发源于向有“烹饪之乡”称赞的福山,渐以青岛和烟台为核心。
34.京味菜肴口味以淡咸为主,兼有清、香、鲜、脆、嫩的特色,其食用方式比较讲究。
35.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科学高作乃是唐朝陆羽所写的《茶经》。
36.在写酒的高作中,清朝郎廷极编著的《胜饮篇》专门值得一读。
37.孔子《论语》中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得其酱不食,色恶不食。
38.中国前人类要紧依托搜集、渔猎获取食物。
39.萝卜中的酶可分解亚硝酸胺而起到防癌作用。
40.在适应自然的前提下,形成了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