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经典建筑图书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彭一刚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书的第一章用辩证唯物
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二、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
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并分别阐述
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部空间、外部体
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本书的修订第二版在原
章节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
第二版发表后据一些读者反映,新增的第八章理论偏多,手法偏少。因而本次修订增补了第
九章当代西方建筑赏析。
本书可供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建筑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彭一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名誉院长。1932年生
于安微合肥。曾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六部,完成设计而是余项。著作和设计作
品曾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2003年、2006年又分别获得梁思成建筑奖和
中国建筑教育奖。
一些看过且认为不错的结构设计书籍(2010-03-2715:05:55)转载标签:结构设计分类:读书
毕业以来从事建筑结构设计近11年矣,虽不太喜欢这个行业,但该行业仍是我可以找到最
高收入的行业,唯有不时充电方可赖以混饭吃。推荐一些自以为不错的书,当然不少也是别
人推荐给我的。不过老实说,这些书基本上是3年以前看的,绝大多数是04年以前看的,
现在提不起劲看书,懒惰了,或是疲倦了——这个应该首先感谢国家,给我们那么多加班、
改图和迟迟拿不到提成的机会。
1.《结构概念和体系》(第二版),林同炎、S·D·斯多台斯伯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林同炎在结构界的地位等同于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地位,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林
同炎国际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长、世界著名结构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此书是我刚毕业时买
的,在美国是公认最好的结构专业书籍。与国内结构书籍大多侧重计算和构件不同,此书侧
重于各种结构体系的概念和简要分析,使初次接触国外书籍的我大开眼界。
2.《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98。虽然目前结构计算主要靠计算机,但该书翔实的计算表格、公式仍非常有用,
比如很多时候并不像费劲地在理正工具箱里建模,可以直接查表计算。全书内容包括:一般
计算资料、单跨梁、连续梁、板、桁架、拱、等截面刚架、变截面刚架、井字梁、阳台梁、
排架,以及平面杆系计算结构力学、求解矩阵位移法议程的广义平方根法、考虑剪切变形杆
件的截面的形状系数等。此书貌似已经绝版,没发现再出新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第十一版),尼尔逊、温特尔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看
过林同炎《结构概念和体系》后,对国外编写的教材和手册兴趣浓厚。此书是多次修改再版,
是多家美国知名大学的混凝土教科书。有些内容在国内教材是不重视或干脆不讲的,如:无
梁楼盖、板的条带设计法、组合结构、地基支承板,可以看出我们学的混凝土课程知识面窄
很多。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版),林同炎、Burns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预应
力结构的经典著作,现在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的书,绝大多数都把该书作为第一参考书。当时
(2003年)我在设计完番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预应力悬臂梁之后,希望全面学习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但此书绝版多年,于是到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借出,在复印店复印了一本。概念
讲解非常详细,虽然规范不同、公式不同,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当然不适合直接做设计。
最经典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的三种概念:(1)预加应力变混凝土为弹性材料。(2)预加应力为
了使高强钢筋和混凝土结合。(3)预加应力实现荷载平衡。第三种概念由林同炎首先提出,
把预加应力看作是试图平衡构件上的荷载,大大简化了超静定预应力结构的分析。
5.《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陶学康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以前公
司里有,做预应力的时候比较全面地看过,但也已绝版,无法买到,我只有电子版。内容很
全面,比林同炎那本更适合于做中国的工程设计。
6.《现代钢管混凝土结构》,蔡绍怀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蔡绍怀是中国最著名的钢
管混凝土专家之一,早年用“套箍理论”提出钢筋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计算公式和设计方法,
近年用极限平衡理论提出钢管混凝土结构成套计算公式和设计方法,均为国家有关规范采
用。此书涉及钢管混凝土的试验、分析、设计、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征文5篇.pdf
- 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心得体会(精选7篇).pdf
- 公司车辆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pdf
- 药物Osimertinib(奥希替尼)合成检索总结报告.pdf
- 《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教学大纲(含章节内容).pdf
- 学校支部书记竞聘演讲稿(10篇).pdf
-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单元检测卷(有答案解析)(6).pdf
- 滑雪的事儿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pdf
-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汇总5篇.pdf
- 建筑工程报告范文.pdf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